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闻网
*
*
网页指南主页
*
* 天气
*
* 交通情况
*
* 类别:
*
**
财经
*
*
**
教育与就业
*
*
**
社区与健康
*
*
**
环境
*
*
**
治安
*
*
**
基建与物流
*
*
**
行政与公民事务
*
*
*  政府评论
*
* 新闻焦点
*
* 都会生活
*
* 儿童天地
*
* 摄影廊
*
* 短片集
*
* 大众心声
*
* 施政报告
*
* 财政预算案
*
* 即日新闻稿
* 新闻稿资料库
*
* 关于我们
*
*
*
*司法机构
*
*立法会
*
*区议会
*
*网上广播
*
*宣传短片
*
*政府资讯中心
*
*公共服务电子化
*


* *
English繁体简体纯文字PDARSS
官员畅谈热门话题 
*
2006年10月8日
重新检视校本评核设计
教育统筹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
教育统筹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

     时代不断转变,考评制度作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环,亦须因应社会及教育制度的发展而不断改进。20年来,考评制度的其中1项全球性转变,就是在公开评核中,逐步加入校本评核的元素。

 

     公开考试一直被视为筛选工具,把学生的能力区分为不同等级,从而发挥分流作用,决定学生继续升学或就业;影响所及,尽管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配合社会需要,尽量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但公开考试仍主导�中学的学与教。

 

     校内的评核亦多模拟公开考试,倚赖纸笔考核,令应用知识、创意思维、沟通等难以纸笔考核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世界各地教育系统的经验显示,在公开考试引入校本评核可以改善以上的问题。

 

     由于校本评核会透过多元化的课业评核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因此能带来正面的学习效应。教师可以作出适时的回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强弱项,从而不断改进,提高学习成效。

 

全面评核学生能力

 

     恒常的评核可以较全面地评核学生的能力,减轻学生应付「一次过」公开考试的心理压力。

 

     校本评核是整个课程规划、学与教及评估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应以日常的学与教活动为评核内容。

 

     例如,中国语文科的日常课业、理科的实验作业、通识教育科的独立专题探究、视觉艺术科的创意作品,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学校规划课程时,可参照校本评核和公开考试的占分比重,预留足够课时进行有关活动,也需参考课程及评估指引内的建议,平衡兼顾评估的质与量,把校本评估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避免学生和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于评估活动,因而影响学习效能。

 

     其实,公众普遍认同校本评核的理念,但部分人士忧虑评核是否公平、师生工作量等问题。

 

     课程发展处及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因应各界的意见和疑虑,重新检视各科校本评核的设计和作出修订,包括减低校本评核的要求及比重,采用循序渐进的推行策略,就现时尚未引入校本评核的科目,向学校提供过渡安排及推行模式的选择方案,从而调校实施的步伐,以照顾学校间的差异,并让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掌握校本评核的要求和程序。

 

评分水平趋向一致

 

     考评局将制作单张及光碟,向家长和公众人士介绍校本评核的理念及推行方法。

 

     考评局将制订评分准则、示例及指引,使教师所作的评分可趋向一致;并开办教师培训课程,加强教师对校本评核的认识。

 

     个别科目由考评局委任统筹员,负责解答教师的疑问;考评局亦会跟进处理学校在进行校本评核时遇到的困难。

 

     香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清楚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水平,只要得到适切的指导,便可充分掌握评分标准。

 

     不过,教师并不一定熟悉其他学校学生的水平,因此,不同学校的教师在评分宽紧上存在差异,是可以理解的。

 

     要消弭这种差异,考评局必须制订调整机制。校本评核的成绩将参照学生的公开考试成绩而调整,但学校评定学生的次第则维持不变。

 

     至于考生人数较少,以及评核内容与公开考试极不相同的科目,则采用非统计方法调整。

 

有效机制防止作弊

 

     有人担心学生缴交的课业并非本人作品。其实,所有学校都有行之有效的校内品质保证机制,防止学生作弊。

 

     问题的症结不在于防范学生作弊,而在于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须加强培养学生的诚信价值。

 

     学生重视诚信,学校的品质保证机制有效,才可彻底消除作弊的行为。

 

     事实上,香港推行校本评核的历史相当悠久,已累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到2007年,将有15科会考科目和13科高考科目包含校本评核的元素。考评局将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一套完善的机制,确保新学制的校本评核能顺利推行。

 

(以上是教育统筹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10月8日发表「罗太与你共建新学制」系列文章 ---「考评制度 与时并进」全文)
 


返回页顶
* *
罗太与你共建新学制 *
*
*
* 列印
* 电邮本页
*
*
*
相关连结
*
*
*
其他评论: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页 | 财经 | 教育与就业 | 社区与健康 | 环境 | 治安
基建与物流 | 行政与公民事务
政府评论 | 新闻焦点 | 都会生活 | 儿童天地 | 摄影廊 | 短片集
大众心声 | 施政报告 | 财政预算案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重要声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浏览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