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局长廖秀冬表示,按照智能运输系统策略,设立中央运输资讯系统,以及采用更全面的交通管理架构,增加交通流量,并提高本港道路网的安全。
运输署正安排运输资讯系统新合约的招标工作,预计短期内批出合约。
廖秀冬今天在立法会书面回覆议员单仲偕的提问时表示,过去数月,运输署已积极落实《紧急交通事故协调工作专责小组报告》中,有关善用资讯科技改善交通管理的建议。
当局已完成多个项目,如采用电子化的「事故地图」综合来自各方的资讯、进一步善用区域交通控制系统调整交通灯号、设立特别的语音电话热线等。
事故管理系统电脑化
预期今年内完成的项目,包括:在主干道的重要地点分阶段加装闭路电视摄影机、就采用流动闭路电视系统进行全面性的测试、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以短信形式发放交通信息。
该署年底展开研究,范围包括:利用路面下的线圈检测器搜集即时地区性交通资料、发展自动化的事故资料库以协助事故管理、探讨应用交通模拟程式以估计交通事故对交通的影响。
研究也将研发以电脑化专家系统为本的事故管理系统,以及发展各部门共用的电脑辅助调派系统,加强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调派工作。
研究预计2007年完成,因应研究的结果,再决定能否及如何应用这些技术。
在交通管理架构方面,廖秀冬表示,在大埔和北区进行的区域交通控制系统及闭道电视系统的安装工程已经完成。
主要公路设监察设施
当局已展开把该系统扩展至屯门和元朗的工程,预期2008年10月完成。工程完成后,全港逾9成的交通灯控制的路口,均由区域交通控制系统控制。
廖秀冬说,港岛区交通控制系统的更换工程,预计今年内完成;计划更换九龙、荃湾和沙田的系统,并把系统扩展至将军澳。
她指出,计划在2006 - 09年间,在深港西部通道、后海湾干线、8号干线及粉岭╱吐露港公路等主要快速公路上,装设交通管制及监察设施,并在2007年前在东区走廊、元朗公路、东涌道、沙田T3路和荃湾九号干线伸延路段安装闭路电视摄影机,加强交通管理。
现已安装在港岛区的行车时间显示系统,拟扩展至九龙区通往海底隧道的引道,为驾车人士提供更多信息;预计2008年完成工程。
返回页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