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运作良好:地政总署署长刘励超(右)表示,勾地表制度运作良好,暂时无意回复定期拍卖土地安排。旁为地政总署助理署长苗力思。 |
|
地政总署署长刘励超公布,2006 - 07年度申请售卖土地表(「勾地表」)共提供45幅土地,包括33幅住宅用地及12幅商业╱商贸用地;其中17幅为新增土地,28幅是本年度滚存的土地。
该33幅住宅用地面积合共约29.6公顷,其中10幅位于香港岛、9幅位于九龙、14幅在新界及离岛,估计可建成约14,000个单位。
刘励超今午在记者会上表示,勾地表内的33幅住宅用地,连同今年招标与铁路相关的住宅发展计划,可为未来数年的1手楼市场提供充足的土地供应,可望消除市场对楼宇供应出现断层的忧虑。
增十八幅中小型土地
为了回应地产界的诉求,以及有利于中小型发展商参与地产发展,新勾地表包括18幅面积少于0.5公顷的用地;其中13幅是住宅用地,5幅位于市区。
勾地表内3幅大型地皮,包括原有的西九龙海辉道土地、新加入的黄大仙前警察宿舍土地,以及东涌的临海土地。
黄大仙前警察宿舍的土地面积约0.9公顷,可建1,100个住宅单位;东涌临海地皮面积3公顷,可建1,870个住宅单位。西九龙海辉道土地面积1.1公顷,可兴建920个住宅单位。
豪宅地满足市场需要
刘励超透露,新勾地表内也有14幅豪宅土地,分别位于广播道、山谷道、波老道、聂歌信山道、浅水湾道、白石角等地区;相信可满足市场需要。
12幅商贸╱商业用地的面积合共约8.7公顷,分别位于中环、九龙湾、荃湾、天水围、西贡、沙田及观塘等地区;其中7幅可即时作酒店发展,其他则须获得规划许可后才可作酒店发展之用。
他重申,土地供应应因应巿场需求而决定,而勾地表制度是由巿场主导的机制,能够令巿场更灵活地决定推出土地发售的数量、面积、地点及时间。
暂时不回复定期卖地
刘励超强调,继续透过勾地表制度供应政府土地;暂时无意回复定期拍卖土地安排,也没有计划降低勾地价的水平。
对于过去数月没有地产商从勾地表勾出土地,他认为,这只是反映地产商本身的业务计划。
他指出,除了勾地表,市场也可以从其他土地供应满足对土地的需求,例如两铁土地及市区重建局的重建计划。
自2004年1月起,政府主要透过勾地表制度出售土地;发展商对勾地表内任何土地有兴趣,均可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为购买该幅土地开出最低价格及缴交按金。
如果申请人的出价符合政府按公开市场价格所作评估的80%,该幅土地便以公开拍卖或招标的形式出售。
2006 - 07年度勾地表连同有关的摘要说明、申请表格和协议书,已上载地政总署网页。
返回页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