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闻网
*
网页指南主页
*
* 天气
*
* 交通情况
*
* 类别:
*
**
财经
*
*
**
教育与就业
*
*
**
社区与健康
*
*
**
环境
*
*
**
治安
*
*
**
基建与物流
*
*
**
行政与公民事务
*
*
*  政府评论
*
* 新闻焦点
*
* 都会生活
*
* 儿童天地
*
* 摄影廊
*
* 短片集
*
* 大众心声
*
* 施政报告
*
* 财政预算案
*
* 即日新闻稿
* 新闻稿资料库
*
* 关于我们
*
*
*
*司法机构
*
*立法会
*
*区议会
*
*网上广播
*
*宣传短片
*
*政府资讯中心
*
*公共服务电子化
*


  English繁体简体纯文字PDA
*
*
 2005年7月25日
航运
*
多项港口收费下调增竞争力
*

     经济发展及劳工局提出5项建议,提升港口及航运业提升竞争力,收费规例和修订规例的草拟本拟于10月或11月提交立法会,预期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实施;估计新收费令政府收入每年减少约6,090万元。  

 

     5项建议为:推出多次入港许可证,以简化内河船申请进入香港水域的程序和减低许可证收费;调低远洋轮船的港口及灯标费和本地船只的牌照费;辟设新碇泊区,藉此提升中流理货能力;调低远洋轮船的碇泊费;以及引进香港注册船舶吨位年费豁免机制。 

 

政府收入年减六千万

 

     经济发展及劳工局估计,5项措施政府收入每年减少6,090万元。然而,根据「香港港口规划总纲2020」研究指出,每公吨使用本港港口服务的集装转运货物及直接集装货物,可分别带来135元及193元的经济利益。

 

     假设1艘载有数个货柜的内河船每月多来港1次,这艘船带来的经济利益便超过签发多次入港许可证的总成本;再者,估计以往每月来港3 - 4次的内河船,将倾向申请多次入港许可证,因而令香港的货运量增加。

 

     而且建议豁免缴付吨位年费有助推广航运服务业,并维持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港口及牌照费减5%

 

     经济发展及劳工局提交予立法会经济事务委员会的文件指出,去年约有117,500艘内河船來港,货货处理量合共650个标准货柜,占总吞吐量的29.6%。

 

     建议的多次入港许可证有效期为1个月,期内持证内河船最多可来港10次,每次最多停留两天。

 

     该局建议调调远洋轮船的港口及灯标费约5%,即每100吨54元;以6,500吨的远洋船而言,每次来港可因而节省约200元。

 

大小磨刀洲设新泊区

 

     本地船只牌照费也同时调低5%,若这项建议付诸实行,每艘大型载货趸船每年可节省约600元牌费。

 

     该局指出,在本港水域增设新碇泊区,可提升中流理货能力;考虑的地点包括大小磨刀洲。

 

     为吸引更多远洋轮船来港装卸货物,该局建议调低远洋轮船的碇泊费。建议按时收费,停泊港内为每小时每吨2仙,而在港外停泊则每小时1.5仙,但首12小时免费。

 

     该局估计,以1艘6,500吨的远洋轮船而言,如在港内碇泊两天,新收费为4,600元,每程可节省约1,500元。

 

引进注册费豁免机制

 

     引进香港注册船舶吨位年费豁免机制的建议,旨在鼓励船舶长期在港注册,以及把香港船舶注册发展成优质船舶名册。截至今年5月,香港注册船舶的总吨位约2,800万吨。

 

     该项建议让持续在港注册的船舶,每兩年可获豁免6个月的费用,但有关船舶必须在这兩年期间没有被扣留的记录,而且船东在标准租赁协议中,订明香港为可选择的仲裁地。

 

     建议如获通过,当局将根据拟于《商船(本地船只)条例》下订立的收费规例,和其他适用于远洋轮船的现行法例,付诸实行。

 

     收费规例和修订规例的草拟本拟于10月或11月提交立法会,预期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实施。




返回页顶
* 香港2004年报 *
*
*
* 列印
* 电邮本页
*
*
*
相关连结
*
*
*
其他新闻: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页 | 财经 | 教育与就业 | 社区与健康 | 环境 | 治安
基建与物流 | 行政与公民事务
政府评论 | 新闻焦点 | 都会生活 | 儿童天地 | 摄影廊 | 短片集
大众心声 | 施政报告 | 财政预算案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重要声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浏览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