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及劳工局提出5项建议,提升港口及航运业提升竞争力,收费规例和修订规例的草拟本拟于10月或11月提交立法会,预期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实施;估计新收费令政府收入每年减少约6,090万元。
5项建议为:推出多次入港许可证,以简化内河船申请进入香港水域的程序和减低许可证收费;调低远洋轮船的港口及灯标费和本地船只的牌照费;辟设新碇泊区,藉此提升中流理货能力;调低远洋轮船的碇泊费;以及引进香港注册船舶吨位年费豁免机制。
政府收入年减六千万
经济发展及劳工局估计,5项措施政府收入每年减少6,090万元。然而,根据「香港港口规划总纲2020」研究指出,每公吨使用本港港口服务的集装转运货物及直接集装货物,可分别带来135元及193元的经济利益。
假设1艘载有数个货柜的内河船每月多来港1次,这艘船带来的经济利益便超过签发多次入港许可证的总成本;再者,估计以往每月来港3 - 4次的内河船,将倾向申请多次入港许可证,因而令香港的货运量增加。
而且建议豁免缴付吨位年费有助推广航运服务业,并维持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港口及牌照费减5%
经济发展及劳工局提交予立法会经济事务委员会的文件指出,去年约有117,500艘内河船來港,货货处理量合共650个标准货柜,占总吞吐量的29.6%。
建议的多次入港许可证有效期为1个月,期内持证内河船最多可来港10次,每次最多停留两天。
该局建议调调远洋轮船的港口及灯标费约5%,即每100吨54元;以6,500吨的远洋船而言,每次来港可因而节省约200元。
大小磨刀洲设新泊区
本地船只牌照费也同时调低5%,若这项建议付诸实行,每艘大型载货趸船每年可节省约600元牌费。
该局指出,在本港水域增设新碇泊区,可提升中流理货能力;考虑的地点包括大小磨刀洲。
为吸引更多远洋轮船来港装卸货物,该局建议调低远洋轮船的碇泊费。建议按时收费,停泊港内为每小时每吨2仙,而在港外停泊则每小时1.5仙,但首12小时免费。
该局估计,以1艘6,500吨的远洋轮船而言,如在港内碇泊两天,新收费为4,600元,每程可节省约1,500元。
引进注册费豁免机制
引进香港注册船舶吨位年费豁免机制的建议,旨在鼓励船舶长期在港注册,以及把香港船舶注册发展成优质船舶名册。截至今年5月,香港注册船舶的总吨位约2,800万吨。
该项建议让持续在港注册的船舶,每兩年可获豁免6个月的费用,但有关船舶必须在这兩年期间没有被扣留的记录,而且船东在标准租赁协议中,订明香港为可选择的仲裁地。
建议如获通过,当局将根据拟于《商船(本地船只)条例》下订立的收费规例,和其他适用于远洋轮船的现行法例,付诸实行。
收费规例和修订规例的草拟本拟于10月或11月提交立法会,预期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