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抗震救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之后,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在香港回归祖国11周年之际,我们一行来到香港,实地考察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马术比赛筹办情况,亲身感受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深刻变化。
当前,中央政府正在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并号召全国各族人民把在抗震救灾中焕发出来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转化为办好北京奥运会的实际行动,在全社会形成迎接北京奥运会的热烈气氛,以最大热情、尽最大努力,把北京奥运会办好,做到让国际社会满意,让各国运动员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行政长官曾荫权领导下,香港对内地的抗震救灾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第一时间拨款3亿5,000万元,还及时派出飞行服务队及多支搜救队、医疗队、防疫队参与救援行动。
血浓于水 积极救灾
香港社会各界踊跃捐款约20亿元,许多社会团体和演艺界人士组织义演等赈灾活动,众多香港新闻工作者深入灾区一线及时进行了大量报道。
最近,继曾荫权率团专程到四川地震灾区考察后,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和立法会部分议员,也访问了四川地震灾区,表达了参与灾区恢复重建的热切愿望。
所有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香港同胞与内地同胞,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在这里,我代表中央政府和灾区人民,向香港特区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香港同胞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高兴地看到,香港特区政府和广大香港同胞,在协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香港是北京奥运会的6个协办城市之一,香港马术比赛是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同努力 办好奥马
在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经过香港奥马委、香港奥委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仅用3年左右时间就建成了两个高水平、现代化的奥运马术赛场,奥运马术比赛各项组织工作和城市运行保障工作也在顺利推进。
香港市民对北京奥运会热情期待,积极参与,5月2日北京奥运会火炬在香港传递时的壮观场面与热烈祥和的气氛,给国人和世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深信,有香港特区政府和广大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马术比赛办得热烈、精采、成功。
我们还高兴地看到,香港回归祖国11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在董建华、曾荫权两位行政长官带领下,香港特区政府和广大香港同胞自强不息、团结奋进,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等带来的严重困难和挑战,使香港保持了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了与祖国内地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可喜成就。
今天的香港,社会稳定、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形势令人鼓舞。实践已经并将不断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广大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好、建设好香港。
港服务业 添新机遇
我高兴地告诉大家,国家商务部不久将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有利于香港服务业进入内地,尤其是广东省的有关安排文件,希望这一安排,能够为香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今后,只要是对香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有利的事情,中央政府都会继续积极予以支持。
今年3月6日,胡锦涛主席在会见港澳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时,对两个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了4句话的总要求,这就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
这4句话,精辟概括了香港回归以来实践「一国两制」的成功经验。
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就能使香港更加繁荣,在国家整体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坚强后盾 克服风险
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就能帮助市民大众提高生活水平,让他们共享香港繁荣发展的成果。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就能广泛凝聚共识,稳步推进香港的民主进程。
包容共济促进和谐,就能在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原则基础上,为建设和谐香港、繁荣香港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那一刻起,香港的前途就已牢牢地掌握在香港同胞手中,香港的命运就更加紧密地同祖国的命运联结在一起。
我们坚信,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依靠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团结奋斗,香港就一定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风险、困难和挑战,香港的明天必定会更加美好,香港市民生活必定会更加幸福,祖国的东方之珠必定会更加璀璨。
让我们共同预祝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及由香港承办的奥运马术比赛取得圆满成功。让我们共同预祝「一国两制」伟大事业,取得更大胜利。
(以上是国家副主席习近平7月7日在香港特区政府举行的欢迎晚宴上致辞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