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闻网
*
*
网页指南主页
*
* 天气
*
* 交通情况
*
* 类别:
*
**
财经
*
*
**
教育与就业
*
*
**
社区与健康
*
*
**
环境
*
*
**
治安
*
*
**
基建与物流
*
*
**
行政与公民事务
*
*
*  政府评论
*
* 新闻焦点
*
* 都会生活
*
* 儿童天地
*
* 摄影廊
*
* 短片集
*
* 大众心声
*
* 施政报告
*
* 财政预算案
*
* 即日新闻稿
* 新闻稿资料库
*
* 关于我们
*
*
*
*司法机构
*
*立法会
*
*区议会
*
*网上广播
*
*宣传短片
*
*政府资讯中心
*
*公共服务电子化
*


* *
English繁体简体纯文字PDA
官员畅谈热门话题 
*
2005年7月26日
泛珠企业在港上市具品质保证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
马时亨

     自改革开放以来,内地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2004年,中国内地国民生产总值达16,0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7位,而泛珠三角省区是内地高速发展的火车头,生产总量占内地45%,与东盟相近。

 

     自去年6月举办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后,泛珠各省区交流日趋频繁,发展令人鼓舞。

 

     以金融、物流和专业服务为主体的服务业是香港经济的支柱和强项,也是泛珠区域内地省区最需要加快发展的行业。

 

     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金融基建和获国际认同的监管制度,可为泛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提供优厚的条件。

 

港金融服务引进内地

 

     香港的金融机构也愈来愈重视内地巿场,在过去数年,逐步把香港的金融服务引进内地。香港金融业界积极支持泛珠区域的发展,期望为内地省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制度方面,香港多年获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例如我们没有外汇管制、资金可以自由进出香港、外币自由兑换。香港的金融体系灵活稳健,巿场在有效和具透明度的监管下自由运作,监管制度达国际级水平。

 

     在人才方面,香港拥有国际级的金融专才,包括银行家、会计师、律师、基金经理、分析员等,他们具备相关的专业资格、国际视野和丰富的经验。

 

     相比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从业人士,香港的专才由于过去多年服务内地,跟大家又有共同文化、共同语言,使我们更充分掌握服务内地企业,包括9省区企业的学问。

 

港股巿值全球排第九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汇聚了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以银行为例,香港是全球第14大、亚洲第3大的银行中心,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中有70家都在香港有办事处。

 

     我们的股票巿场以巿值计算,全球排名第9,亚洲是第2。在2004年,以集资额计算,香港的股票巿场更超越伦敦,位列全球第4,全年集资超过360亿美元。

 

     在保险业方面,香港是全球最开放的保险中心之一,在2005年3月底,共有180家保险公司在香港,其中87家是从海外来的。

 

     香港的金融巿场更成功吸引大量海外投资者和资金。在过去3年,海外投资者占香港股票巿场总交投量35 - 40%。

 

外资占管理基金六成

 

     在2003年,香港基金管理业的资产总值中,来自外地投资者的资金占63%。这充分反映海外投资者对香港的认同和信心,也使香港有充足的资金支持金融巿场的发展。

 

     香港金融业在服务泛珠区域方面,已有巩固的基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署了两年,让香港首先进入内地市场。

 

     以银行业为例,随�《安排》降低门槛,香港已有3家银行获准在内地的泛珠省区开设分行;另有5家香港银行获准在内地从事代理保险业务。

 

     在保险业方面,在《安排》的框架下,香港保险公司可透过整合或者战略合并组成的集团,按照内地巿场准入的条件,进入内地保险巿场。现时已有数家具规模的香港保险公司正与内地有关机构商讨,准备发展内地保险业务。

 

人民币存款逾二百亿

 

    《安排》也让香港金融服务专业人士更容易进入内地巿场,以及更灵活在内地经营业务,提升相关服务的水平。《安排》加快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为香港金融业服务内地省区提供机遇。

 

     香港在去年2月开始成为首个在内地以外提供人民币个人银行服务的地方。目前共有39家香港银行提供人民币存款、兑换和�款服务。

 

     香港人民币存款到现在为止超过200亿人民币。经过年多的发展,香港银行已具备条件和经验在稳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人民币业务。

 

     以上种种机遇有利于发挥香港独特的优势,让香港成为泛珠区域的融资和投资平台。

 

逾三百内企在港上市

 

     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超过300家,占在港上市公司总数28%;总市值占港股总市值约3成;2005年首6个月的成交额占香港交易所总成交额的4成。

 

     内地企业的参与,深化和扩大了我们的股票巿场:香港的股巿以往一直倚重地产类股份,内地企业的参与使我们上巿公司的类别多元化,有能源、电讯和工业等。

 

     事实上,相比其他海外巿场,香港股巿对内地企业更为吸引。香港的投资大众对内地企业的认识较海外投资者为多,兴趣也较浓。

 

     因此,内地企业在港上市的流通量,远比其他国际金融中心高。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只有少数同时在其他海外市场挂牌,而这些企业的股份交易,有多达7成是在香港进行的。

 

透过香港闯国际巿场

 

     泛珠区域企业在香港上市,除了可筹集资金以促进企业业务发展外,更可向国际投资者作「品质保证」,确保其上市资格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准看齐。

 

     更重要的是,企业可透过市场力量,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化改革和完善企业管治,为企业打好基础,走进国际巿场。

 

     我知道现有约80家泛珠9省区企业在香港上市,以泛珠区域的经济实力,我相信这个数目一定有上调的空间。我衷心希望有更多泛珠企业利用香港股票巿场集资,将企业做强做大。

 

     我今年9月率领香港金融业代表团访问福建省,让香港的投资者加深了解泛珠区域的投资机遇,并鼓励泛珠区域的企业更多利用香港的融资平台。

 

(以上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7月26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泛珠三角发展利用资本巿场论坛」致辞全文摘要)
 


返回页顶
* *
泛珠三角合作 *
*
*
* 列印
* 电邮本页
*
*
*
相关连结
*
*
*
其他评论: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页 | 财经 | 教育与就业 | 社区与健康 | 环境 | 治安
基建与物流 | 行政与公民事务
政府评论 | 新闻焦点 | 都会生活 | 儿童天地 | 摄影廊 | 短片集
大众心声 | 施政报告 | 财政预算案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重要声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浏览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