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已下定决心,积极参与推动泛珠合作。「背靠内地、面向世界、担当联系国家与世界的桥梁角色」是我们的主要发展策略。
我们也深信香港是这个地区里较为发达的经济体,作为国际金融、贸易、物流、资讯和服务中心,让泛珠伙伴充分利用香港的优势,可以对促进泛珠区域合作发挥重要和独特的贡献。
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必须知难而进,努力寻找深化合作的途径。
当前最重要的,是以扩大开放作为突破口,努力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合作体系。这是泛珠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深化合作优势互补
世界上的区域合作,大多因资源差异而展开。虽然差异可能造成障碍,但差异的存在,也提供最好的合作条件,关键只在于怎样推动经济要素互补、自由流动,从而结合能力去提升经济效益及竞争力。
目前全球有数百个区域合作协议,但成绩显著的毕竟是少数,原因是多数区域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开展,资源欠缺互补性,市场开放不足,合作难度极高,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我们需要从中汲取经验,为深化泛珠合作找寻有效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泛珠合作也是以资源差异和优势互补为前提。
泛珠合作是长期目标,不仅需要信心和勇气,也需要耐心和努力;但只要立足全局合理规划,协同行动并持之以恒,定能产生丰富多采的合作成果,带来实实在在的共同利益。
经济结构各具特色
首先我们看到,泛珠三角具备互补性强、功能齐全的生产要素,庞大的内部市场和国际网络,以及各具特色的经济结构,使区域合作存在广阔的空间。
但这些优势要有效结合,仍受制于区域市场的开放和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不仅港澳和内地省区分属不同的关税区,内地省区也存在市场分割、贸易保护和投资障碍。
扩大开放、消除障碍,提升区内经济资源的流动性,是成功推进区域合作的重要因素。
我们也看到,区域合作能否取得成功,还取决于对区外资源的吸纳能力,包括对资金、物资、人才和知识的汲取。
在全球调配资源,一向是港澳地区的强项,泛珠合作无疑可强化这项功能。广东和福建开放较早,已具备较强能力,但仍有提升空间。
中西部省区由于地处内陆,对外开放度较低,但潜力很大。增强泛珠区域、特别是中西部省区对外部资源的吸纳能力,对深化泛珠合作至关重要。
所以,发展泛珠合作,需要继续推进区域内的相互开放,和整个区域的共同对外开放。
建开放型合作体系
经过1年来的频密磋商和交流研究,我们知道现阶段以开放促进合作,可以从多方面努力。
首先要规划建设开放型的基建网络。泛珠三角横跨中国东中西部11个省区,规模和水平与东盟10国相比,都不遑多让,一旦形成组合,不仅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规模效应,还具备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潜质。
但由于区域跨度大,发展合作更加依赖于交通基建。基建是区域合作的先行工程,需要站在区域发展全局的高度,以广阔的视野,内联外引、接通世界,规划建设放射型的对外运输网络。
这包括根据区位条件、经济优势和发展潜力,合理安排对内和对外、内地省区和港澳之间的交通基建,省区间的基建规划,需作适当协调配合及全面的资讯交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渠道,尽力避免重复建设、构成不必要的竞争和资源浪费。
我们也要重点加强对外基建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关键性的铁路、公路和桥梁项目,应争取尽快上马;开工建设省区间直达运输的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全面加强空运和水运合作;千方百计降低运输成本,特别是解决因关卡重重以致公路运输成本过高的问题。
香港是泛珠三角对外交通运输的枢纽,拥有完备的对外运输网络,我们正积极推展连串加强与内地联系的基建工程如深港西部通道及港珠澳大桥,以进一步打通区域运输脉络。
致力清除贸易障碍
第2是大力清除区内贸易和投资障碍。泛珠区域合作相关协议既已签署,开放商品和服务市场、扩大市场准入等列入近期工作重点。改善区域内的合作营商环境,是大多数投资者的共同诉求。
完善泛珠区域市场体制,有利建立全国公平、开放、有序的市场。从个别商品和服务入手,消除贸易障碍,增加法例法规透明度及连贯性。
目前要务是,对需要处理的事项加以具体化,并尽快采取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不断累积经验,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效率及竞争优势。
第3,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扩大开放、《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实施和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本区域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提供了动力。
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在区内率先全面有效落实港澳与内地的《安排》协议,特别是按规定尽快开放服务市场,撤除障碍,并且采取配套措施,为港澳的服务提供者加快进入内地省区创造条件。
香港的业界对泛珠三角市场及《安排》所带动的商机极感兴趣,但他们在拓展业务时也遇到不少的障碍。
期望法规透明一致
业界普遍期望内地市场的规管环境得以改善,例如法规更趋透明和一致;也希望两地能深化和扩阔根据《安排》推行的贸易自由化措施,例如降低资本金要求和开放更多服务类别。
若干专业服务也碰到内地法规在不同省市执行时有所差异的情况。我们深信区内各省市必会积极回应有关诉求,完善现有机制,创造更好的营商及投资环境。
在《安排》框架下,各地政府可同时鼓励泛珠区域内的国企和民企,藉�香港在商业管理、金融制度及设施的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通过既有的众多联系渠道,打造泛珠与包括东盟以至亚太区的区外经济体系合作平台,强化国际巿场多边及多元的经贸合作。
香港和泛珠三角兄弟省区,都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也是密切的经贸伙伴。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力量和无可替代的经济腹地,泛珠三角的合作和发展,关系到香港的未来。
积极参与充分发挥
香港在泛珠区域合作上积极及全面参与,充分发挥我们作为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无论对泛珠伙伴或香港来说,都具深远意义。
「一国两制」是香港参与泛珠合作的前提,也是这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我们应善用这优势。在建立开放型的区域合作体系过程中,香港要扮演积极推动和全面支援的角色。
为了深化泛珠合作,有必要推动机制创新,建立严格规范、高效运转的区域合作机制,确保各方于平等参与的基础上,能有效加强省区间的协调和配合,优势互补,避免不必要的竞争。
除了设立各层次的合作架构外,还需要大力宣传推广遵守合约精神的重要性,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签署的协议,都应当得到尊重和严格执行。
建立开放型的区域合作体系,将有助于提升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更快更好地实现建设区域共同市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以上为行政长官曾荫权7月25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2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的致辞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