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署公布,计划设立4个重点科技研发中心;并把通讯技术、电子消费品、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及中药,纳入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的发展计划。
4个科技研发中心的范畴,分别为汽车零部件、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纺织及成衣,和纳米科技及先进材料。
创新科技署署长王锡基今天公布创新及科技发展新策略,把通讯技术、电子消费品、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及中药等5个重点科技范畴,纳入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的发展计划。
他表示,为配合新策略,创新及科技基金将采用新的3层拨款机制。
年初邀承办建议书
王锡基说,明年1 - 2月期间,将邀请机构提交承办研发中心的建议书,研发中心预计可在明年下半年成立。
王锡基今天在记者会上表示,期望研发中心日后成为香港在应用研究和发展工作的中心点,协助科技转移至有关产业及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
王锡基指出,新策略是基于6月谘询期间所收集到的意见而提出的;昨天已得到创新及科技督导委员会的同意。
公众支持策略方向
创新科技署在6月30日发出谘询文件,就未来13个重点科技范畴和设立研发中心,征询公众意见。
谘询期间收到167份意见书,其中15份来自大学及科研机构、50份来自业界组织及专业团体、66份来自公司、36份由个人提交。
王锡基表示,大部分意见均支持新策略的方向及措施,并同意应集中资源,发展香港具备竞争优势的重点科技范畴。
科研应更切合需要
公众意见也认同设立研发中心,令应用科研项目更切合市场需要,并加强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联系。
部分意见指出,由于资源有限,应避免一次过设立太多研发中心。
他表示,为符合新策略以需求和市场导向的方针,考虑到香港的科研基础和竞争优势、业界和市场的需要、业界的支持和承担,以及研发中心必须有清晰的发展路向,故选定先成立4个研发中心。
物流研发公开竞投
王锡基指出,生产力促进局和理工大学的汽车零部件和纺织及成衣技术研发,已累积了不少经验,也得到业界的大力支持,故将获邀提交承办有关研发中心的建议书。
至于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王锡基表示,香港应继续发展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的知识基础,特别是射频识别技术,以巩固香港作为主要物流中心及供应链管理基地的地位。
王锡基说:「技术能为物流及供应链管理行业的服务供应商,带来前所未有的资料收集及网络能力,能使整个业界产生大变革。我们将公开邀请有意承办该研发中心的机构竞投。」
四大范畴重点研究
纳米科技及先进材料技术方面,创新及科技基金在2002年已资助科技大学成立纳米材料技术研发所,至今发展良好。
他说,将在现有的基础上,邀请科大扩大有关研究范围,并与其他大学合作,成为可以大力支援业界的纳米科技及先进材料研发中心。
在其他的重点科技范畴方面,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已选定通讯技术、电子消费品、集成电路设计及光电子4个具备市场潜力的范畴,作为未来5年的研究重点。
应科院研发五科技
应科院的附属公司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正努力推动香港中药的研发工作,故适宜把该5个科技范畴的研发工作,纳入应科院的现有架构。应科院将获邀就如何开展该5个范畴的研发工作提交建议。
王锡基指出,为配合新策略,创新及科技基金将采用新的3层拨款机制。
第1层是为4个研发中心及应科院负责的5个重点科研范畴提供初期运作的资金,并赞助个别研发项目。
支援新兴科技项目
研发中心也会寻求业界通过不同的模式,例如赞助、合作、订立研究合约或成立联盟,支持及参与个别研究计划。
第2层是拨款支持一些核心主题研发项目,包括先进制造技术、数码娱乐、显示技术、和医疗诊断及器材。创新及科技基金的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日后将邀请科研机构,提交申请项目。
第3层是为新兴科技项目提供支援。由于这些项目较具前瞻性和创意,但未必能立即应用,产业界的支持在初期较少,因此,继续以「由下而上」的方式,由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拨款,资助个别大学及科研机构的研发项目。
返回页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