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视民意:政务司司长曾荫权表示,十分重视公众对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发展的意见,并会在充分考虑收集的意见后,才决定与哪些建议者磋商改善其发展方案。 |
|
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发展建议书的首阶段评审工作已完成;在5份发展建议书中,选出3份作进一步评审。
该3份入围的建议书,在今年12月中旬展开公众谘询,包括举行为期6周的公开展览,以及研讨会。
政务司司长曾荫权今午在立法会表示,评审委员已完成首阶段评审工作,入围的是由生利发展有限公司、活力星国际有限公司,以及香港荟萃有限公司提交的建议书。
结果已获行政长官通过
有关甄选结果已获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通过。
曾荫权说,由太古地产提交的建议书,因为在土地发展用途、提供天篷及核心艺术设施的分布等方面,不符合基本要求,故未能入围。
至于林思达提交的建议书,由于未有证明建议者具有所需的相关经验,也未就核心文化艺术设施提出建议,因此也不符合基本要求。
曾荫权指出,现在只是完成了首阶段的评审工作,并不代表政府对筛选出来的3份建议书,具有任何价值取向。
评审委员会将继续从技术、财务和文化艺术设施的营运,作深入的评审。
办公开展览供市民评鉴
曾荫权说,原先预计明年初进行公众谘询,但由于评审工作进展顺利,故决定提前在12月中旬展开公众谘询。
香港科学馆将举行为期约6周的公开展览,入围的建议者,须提供比例模型和建议书有关的内容,让市民评鉴;并向市民派发问卷,收集市民对入围建议书的意见。
政府也会在人流较高的地点,包括5个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场地,展示入围建议书的内容撮要。
所有展出的资料,均上载西九龙文娱艺术区网页,市民可透过网上问卷、邮递,或以电邮向政府表达意见。
除了举办公开展览外,政府亦会在不同地区举行研讨会,并邀请建议者派员向市民解释各建议书的内容。
公开公众意见保方明度
公众谘询期完结后,收集回来的公众意见将会公开,保持有关过程的高透明度。
同时,政府也会谘询立法会对建议书的意见,并计划邀请入围建议者,亲自向议员介绍有关建议。
曾荫权表示,政府十分重视公众的意见,并会在充分考虑收集的意见后,才决定与哪些建议者磋商改善其发展方案。
在评审的最后阶段,政府将再谘询立法会及城市规划委员会,才与获选者签署临时协议。
发展规范由城规会通过
临时协议内的发展规范,例如地积比率、总楼面面积及建筑物高度上限,将交由城市规划委员会纳入西南九龙分区计划大纲图,按正常法定程序由委员会通过。
政府将在大纲图通过,以及建议者履行临时协议中的责任,包括准备详细发展计划后,才与中选者落实最后协议。
曾荫权强调,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发展概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希望从入围的建议书中,选出最符合公众利益的建议,建立世界级文化艺术设施,为市民提供高水平的文娱艺术节目。
2010年陆续有设施落成
他估计,这项目最早可在2007年动工,2010或2011年陆续有设施落成;期间,政府会不断检讨香港各方面的配套,以及研究人才是否足够。
被问及补地价时,曾荫权表示,现在谈这个问题言之尚早。
他强调,西九龙文娱艺术区是个文化项目,最重要的是令该区成为文化地标,财务安排及补地价的问题均是较次要的问题。
曾荫权说,这项目无可避免有一定的商业配套,但一定不可过多。若市民认为个别建议的商业成分过多,也可在公众谘询过程中提出。
返回页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