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还港于民:林郑月娥表示,政府乐于就如何实践「还港于民」,多听公众意见。她期望,社会大众能与政府一起,「伸延一小步,纾缓挤塞路」。 |
|
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林郑月娥表示,政府对维港的理想目标,是还港于民。
她期望刚出版的《中区填海第3期工程面面观》小册子,能加深市民对工程的了解,从而一起实践这理念,同时「伸延一小步,纾缓挤塞路」。
林郑月娥今天会见新闻界时说,中区填海第3期工程,旨在提供土地,兴建中环湾仔绕道。
交通将超负荷三成
运输署预计,若没有绕道,干诺道中╱夏悫道╱告士打道走廊的交通流量,到了2011年便会超出负荷3成,行车时速将减慢至每小时5公里。
这即是说,原需5分钟行毕的车路,到2011年时,将需时45分钟完成。
她指出,建议的18公顷填土,已是最少而且必须,也符合高等法院所订的3个准则;这片土地不仅可制造空间,纾缓交通挤塞,也能让市民享受中区海旁。
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印制的30万本小册子,明天起在各区派发,以浅白易明的图画和字句,让市民更能掌握工程的背景和目的。
期望社会早达共识
林郑月娥期望,这能让社会释除对填海的疑虑,早日就事件达成共识,共同携手,设计海滨长廊。
政府也不会错过任何机会,向市民解说或一起探讨填海这个课题。
被问及政府何时恢复中区填海第3期工程时,林郑月娥说,这有待司法诉讼的结果,以及市民对填海课题的关注。
谈到东南九龙计划覆检的进展时,林郑月娥说,政府的原则,是最少的填土和有迫切性;而考虑的因素,不单是填海的范围,也包括房屋需求、环境保护,以及推动经济旅游等。
尊重终审法院判决
她表示,政府在覆检时,会尽量平衡各方的需要。
至于城市规划委员会就湾仔填海工程提出的上诉,身兼城规会主席的林郑月娥表示,鉴于高等法院订下的3个准则有深远影响,因此,有需要厘清一些法律观点,令指引更为清晰。
她强调,终审法院的判决有指导性,政府将考虑和尊重有关判决。
返回页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