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环境衞生署公布最新的食物监察计划结果,在4,500多个食物样本测试结果中,15个样本不及格,整体不及格率为0.3%。
不及格的样本中,3个样本含致病菌、12个样本含过量或不准使用的化学品。
食环署助理署长(食物监察及管制)钟伟雄今天表示,测试包括微生物及化学测试;微生物测试方面,约1,700个食物样本中,3个样本含致病菌。
不及格的样本包括含沙门氏菌的盐焗鸡、含李斯特菌的牛奶麦皮,以及含腊样芽孢杆菌的餐肉炒面。
两样本含过量苯甲酸
化学测试方面,约2,800百个食物样本中,12个样本不及格。其中1个辣椒酱和1个香料酱样本含过量的苯甲酸。
食环署在1个牛丸样本、1个面包及1个猪肉乾样本中,分别发现苯甲酸、山梨酸及二氧化硫;这些防腐剂都是不准在上述食品中使用。
该署在1个米样本及两个即食紫菜样本,分别发现其镉及砷的含量超越准许的分量;并在1个油麦菜的样本中,发现少量的残余农药甲胺磷。
其他不及格的样本,包括:1个含有染色料「橙黄二」的萝卜糕样本,以及1个含染色料「酒石黄」的黄花鱼样本。
已劝喻停售有关产品
虽然该12个不及格食物样本对健康构成影响的可能性很低,但食环署已劝喻有关零售商停止售卖有关产品,并敦促他们须遵守法例的要求。
钟伟雄呼吁食物业从业员保持良好衞生习惯,特别在处理即食食物时应更为注意。
他指出,假如食物不是在烹调后立刻进食,便应储存在雪柜内,保持在摄氏4度或以下;热吃的食物则要在进食前彻底翻热。
返回页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