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闻网
*
网页指南主页
*
* 天气
*
* 交通情况
*
* 类别:
*
**
财经
*
*
**
教育与就业
*
*
**
社区与健康
*
*
**
环境
*
*
**
治安
*
*
**
基建与物流
*
*
**
行政与公民事务
*
*
*  政府评论
*
* 新闻焦点
*
* 都会生活
*
* 儿童天地
*
* 摄影廊
*
* 短片集
*
* 大众心声
*
* 施政报告
*
* 财政预算案
*
* 即日新闻稿
* 新闻稿资料库
*
* 关于我们
*
*
*
*司法机构
*
*立法会
*
*区议会
*
*网上广播
*
*宣传短片
*
*政府资讯中心
*
*公共服务电子化
*


  English繁体简体纯文字PDA
*
*
  2005年5月1日
太平清醮
*
阔别26载  长洲喜迎抢包客
*

     长洲太平清醮抢包山,对于年青一代来说,可能是个十分陌生的名称。不过,这个紧张刺激的民间传统活动,却是不少较年长的香港及长洲居民,成长记忆的重要部分。

 

     这个曾因安全理由而停办26年的盛事,在政府、长洲居民及多个民间及专业团体共同努力下,今年以更安全及有秩序的形式,重现长洲!


供观赏的包山   供攀爬的包山以钢架为基础结构  
*   *  
创新猷:今年的长洲太平清醮,除了有供观赏的包山(左图),还有可供攀爬的包山。新设计的供攀爬的包山(右图),以钢架作为基础结构,外层围上竹竿,然后挂上包子。

     长洲抢包山的活动历史悠长,但自从1978年发生包山倒塌意外,造成多人受伤后,便一直停办至今。

 

传统安全两兼顾

 

     为了回应市民渴望重温该活动的热切要求,有关当局去年底与相关团体磋商后,决定今年重办抢包山;并达成既能保留传统特色,又能确保活动安全的方案。

 

     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及香港长洲太平清醮值理会合办的「包山嘉年华2005」,4月30日至5月16日在长洲北帝庙游乐场足球场举行。

 

     活动的压轴重头戏「抢包山比赛」,则于5月16日凌晨零时举行。

 

     供攀爬的包山以钢架作为基础结构,外层围上竹竿;并由香港攀山总会为参赛者提供指导,如何攀爬包山。

 

     康文署总康乐事务经理(新界西)李丽芬表示,活动获得多个政府部门及团体的支持。

 

软硬件准备就绪

 

     为了确保抢包山比赛的安全,康文署在包山的构造方面,取得屋宇署、建筑署、香港工程师学会及香港攀山总会的专业意见及支援。

 

     李丽芬说,香港攀山总会也就比赛的形式、赛例、参赛者的攀爬方法,提供意见,并为参赛者提供攀包山及防堕安全训练。

 

     为了争取长洲居民的支持,康文署征求长洲惠潮府有限公司及长洲乡事委员会的协助,共同研究如何保留有关活动的传统特色。

 

     李丽芬说:「他们提供了不少宝贵资料,包括传统包山的外型资料、包子的大小、重量及馅料,包子外皮的字样、抢包山的时间表等。」

 

     李丽芬指出,由于预计节目吸引大批市民及游客,离岛政务署已制订了人群管理及紧急事故安排措施;警方、消防及民安队等纪律部队也派员到场,维持现场秩序。

 

可带动本土经济

 

     对于政府全力支持重办抢包山活动,香港长洲太平清醮值理会主席翁志明表示感激,并指出,长洲居民对于抢包山活动重现小岛,感到十分兴奋!

 

     翁志明说:「很多长洲居民均十分怀念抢包山的热闹场面。重办这活动,不但让年长居民可重温当年的盛况,也可让年青人有机会了解这项传统民间活动;还可吸引游客,带动本土经济。」

 

     对于结合了传统元素及现代建筑技术的新包山,翁志明表示,这是个新尝试,效果令人满意。

 

     他指出,就外观而言,新包山与传统包山没有大分别,虽然传统包山不会以钢架作为基础结构;但钢架可确保包山的结构安全,以及抢包山者的安全,所以也接受这种新设计。

 

     有关今年「抢包山」活动的详情,请按此处


返回页顶
* 区区有睇头  香港乐悠游 *
*
*
* 列印
* 电邮本页
*
*
*
相关连结
*
*
*
其他新闻: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页 | 财经 | 教育与就业 | 社区与健康 | 环境 | 治安
基建与物流 | 行政与公民事务
政府评论 | 新闻焦点 | 都会生活 | 儿童天地 | 摄影廊 | 短片集
大众心声 | 施政报告 | 财政预算案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重要声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浏览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