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券经纪业协会自创立以来,见证�香港证券市场的变迁。70年代的香港,股票市场以本地为主,规模很小。1979年的股票市场总市值只有约1,100亿元,全年股票买卖成交额也只有200多亿元。时至今日,我们的股票市场总市值已增加至63,490亿元,单单每天计交易额已逾百亿,参与的投资者数目也大大增加。
这骄人成绩标志着证券界人士多年的贡献。证券业是金融服务的重要范畴,而金融服务业则是香港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占本地生产总值12%,雇用超过17万人。金融服务业除了直接为香港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外,更带动其他行业发展,间接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推动整体经济增长。
香港政府非常重视金融业,并不断致力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和提升市场质素,使我们这经济支柱更加壮大稳固。
与内地经济融合成关键优势
与其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比较,香港有几个特点。第一,我们的发展历史较短,与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地方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在制定香港的金融政策和制度的时候,我们不但要参考其他地方的发展趋势,也需要顾及香港本身的市场发展状况和需要。
第二,相比纽约、伦敦等地,我们的本土市场较小,所以若单靠本地上市公司的增长,我们市埸的发展空间很有限。然而在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更加密切。我们与内地在经济上的融合,是区内其他地方所不能媲美的。
随�内地经济开放及迅速发展,内地企业对集资、资产管理及其他金融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为香港金融业带来无限商机,也成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非常关键的优势。与回归前相比,我们的股票市场总市值由42,700亿元增加至63,490亿元,增幅约50%。
第三,香港证券市场的中、小型经纪行所占比例较多。在430多间经纪行中,属于丙组的有超过370间,而其市场占有率约为15%。反观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它们的经纪行规模相对较大,所以同1间机构同时可提供的金融服务范畴和产品种类较多。
相应策略回应挑战
另外,香港更具备很多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无论在法制、生活质素以及语言沟通方面都有利于吸引外来人才,对倚重人才的金融业发展甚为重要;加上香港并无限制资金进出,投资者可自由调动资金,大大有利于他们在香港投资的意欲。
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我们未来的挑战主要有:
•继续吸引有质素的本地及内地不同规模的企业来港上市,带动更多资金投入香港,以进一步加深和扩阔本地的金融市场;
•加强企业管治质素,做好把关的工作,以增强投资者信心,这也有助内地企业与国际接轨;
•继续提供有效率、具透明度和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架构,保证市场质素;及
•必须加强金融服务业人才的吸纳及培训。
回应这些挑战,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策略。首先,政府与有关机构会继续向外大力推广香港的金融服务,积极鼓励其他地方,特别是内地有质素的企业来港上市,并且致力吸引外来资金。
我将于本月底带同财经业界人士到北京参加由我局主办的保险业资金运用研讨会,政府也正制定豁免离岸基金缴交利得税的具体措施,这些就是政府致力吸引外来资金的例子。
致力推广良好企业管治
我们也必须完善现行的上市运作安排,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会继续紧密合作,不时检讨上市法则及架构,简化程序,务求令整体上市运作安排更具效率及竞争力。我相信香港交易所上市科会继续就企业提出的上市申请及上市后的其他申请作出积极回应,以把握每个吸引资金及壮大市场的机会。
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继续致力推广良好企业管治,藉以提升市场质素。去年年初,政府与证监会及香港交易所一起制定了全面的「企业管治行动纲领」,部分相关措施也相继得以落实,有助提升上市公司的企业管治水平。
正如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先生日前指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以来,既促进香港金融业的发展和繁荣,也促进内地上市企业自身的改革发展。香港政府及有关机构定必继续深化这方面的工作。
完善监管法制提升市场质素
在提升市场质素方面,我们需要完善监管法制。我认为现时3层规管架构运作良好,但政府及监管机构会与时并进,密切留意其他市场的发展情况,在架构及法制上作出适时调整,以巩固及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未来12个月,我们会积极跟进加强规管核数师专业及提升公司财务报告质素的措施,这包括成立独立调查局,专责处理涉及上市公司的会计和审计工作上违规及失当的投诉,和成立财务汇报检讨委员会。另外,政府也正准备有关的法例草案,在明年初提交立法会,以赋予重要的上市要求法定地位。
在吸引和培育人才方面,正如我先前提及,香港作为国际城市,在吸引外来人才方面已取得一定优势,加上具规模的企业及大专院校大力培养本地精英,香港在这方面已有一定成绩。
成立谘委会研究人力资源发展
不过面对各国对人才与日俱增的需求和竞争,我们实不能有半点的松懈。政府成立的财经界人力资源谘询委员会,其成员来自财经界、专业团体、大学和有关培训机构、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协助政府研究加强财经界人力资源的发展策略。政府及该委员会将于今年12月举办研讨会,探讨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本地人才的质素等。
我对香港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极具信心,证券市场也会随�内地经济蓬勃发展及与香港的紧密经济合作而日益壮大。中小型经纪行过去一直是证券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相信市场的壮大定必令业界获益。
但面对外来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小型经纪行若要取得更佳业绩,则必须自强不息,扩阔业务领域及提升专业知识,研究未来发展策略,例如改组或合并,从而为客户提供更高质素及多元化的服务,藉以增强竞争条件,以更好地掌握面前的机遇。
(以上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11月18日出席香港证券经纪业协会成立25周年庆祝晚会致辞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