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第1个星期,约80,000个小3学生出席中英数全港性系统评估。这本来没什么稀奇,毕竟,我们的学生自入学起,便不时应付不同类型的测验及考试。
但这次并非一般的评估,而是2000年的教育统筹委员会报告建议的基本能力评估的一部分。
社会对这次评估的评价相当纷纭,这有助我们检讨及改善,令来年系统评估推展到包括小3及及小6两级时,施行更加顺畅。
我们会努力消除家长、教师及校长的疑虑,希望假以时日,随�学校取得学习表现的资料及教统局提供予学校的支援,社会逐渐接受基本能力评估的价值。
大部分学生能提升水平
世界各地都在推行以学习成果为基础的系统性的评估,香港相对来说起步较慢,但也因此,我们可以借镜他人的经验,发展切合我们需要的做法。
基本能力评估与其他的测验及考试有什么分别?基本能力评估作为评估改革的一环,目的在描绘学生在语文及数学的能力水平。
教育界早有共识:只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及支援,大部分学生都能提升能力水平。
基本能力评估界定我们的学生在主要学习阶段(小3、小6及中3)该能掌握的能力。这些界定来自教师及其他专家的专业判断。
学生若未能掌握基本能力,日后学习时会遭遇较多的困难。基本能力评估希望提供质素保证,协助学生尽量发挥潜能。
社会也可藉此知道学生能否掌握我们期望他们学到的东西。假以时日,我们应能藉此勾划出那些教学法可以有效推进学习进度。
评估用于了解学习情况
因此,基本能力评估并不比较同学之间的成绩,只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们常以「风险」来描述某项评估,基本能力评估显然是低风险的。基本能力评估有两部分,学生评估是以电脑为辅助,提供予教师运用。
教师全权决定何时、如何及为那些学生安排学生评估,只有依靠教师的专业,方能为学生给予适时的协助。
系统评估是纸笔形式的评估(加上口语评估),只报告全港及学校层次中英数3科的表现,而不报告个别学生成绩。
评估并非「杀校」指标
学生评估已引入到小学超过18个月,并已在中学试行。我们期望更多教师把它结合到日常教学之内。
至于系统评估,虽然我们已说明它并不用于派位,并非「杀校」指标,学校成绩也只由校方保密运用,但学校仍认真准备,对此我不感到奇怪,毕竟学校希望争取上佳表现。
但是,有些学校为应付评估而去操练学生的做法实在令我感到困惑。
有学校要求学生在假期回校补习,而教师则安排额外的家课,我相信,有些安排是机械式的或者是过量的。
我希望教师将注意力多放在教学法上,例如在课堂中运用进展性的评估,并适时指导学生,基本能力评估只是上述长期工作的支援。
贯彻承诺消除各界疑虑
我知道有家长、教师及校长对系统评估的目的及效用有怀疑。
我在澳洲工作及从世界各地所得的经验说明,我们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方可令这类评估的好处充分发挥,我们会贯彻承诺,尽力消除各界的疑虑。
评估支援学习。但基本能力评估能否真正支援学校了解学生进度?学校今年10月收到小3系统评估的学校报告,全港性的报告在12月发表,届时便有分晓。
我们正密锣紧鼓安排工作坊到时与学校分享运用评估资料的方法,希望家长、教师及校长会与我们继续携手协力,促进学生学习。
(以上为教育统筹局副秘书长王启思在教统局网上专栏「局中人语」发表的文章的撮译本,如欲参阅原文,可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