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表示,6月7日的特大暴雨显示,香港需不时投资改善基建;当局将继续投资改善基建,包括推行长远的「防治山泥倾泻计划」,处理天然斜坡,以及耗资逾60亿元,进行位于港岛西、荔枝角及荃湾的雨水隧道工程。
针对上环永乐街的水淹情况,渠务署将推行多项措施,包括每逢天文台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便派出1队通渠队,红色暴雨则派出两队通渠队,黑色暴雨时增至3队通渠队,加快疏导雨水。
林郑月娥今天(6月13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自6月7日发生黑色暴雨后,各工务部门已检查属下设施及工程的损毁程度,整体情况大致令人满意。
人造斜坡抵御力强
她指出,在这次特大豪雨下,香港整体仍然安全;经过政府巩固的人造斜坡,大致可抵御这次豪雨;新界区的水淹情况亦不如以往严重。
暴雨期间,当局共收到162宗山泥倾泻报告,并完成检查及勘察,已通知有关单位进行紧急维修工程。
当局已展开覆检「防止山泥倾泻计划」内,460个正在施工进行巩固或即将施工的人工斜坡,至今已完成半数的覆检工作。
今明两天将完成所有勘察,若有需要,便加快优先处理个别斜坡的维修工程。
出动流动车助商户
土力工程处公布13个有山泥倾泻风险的地点,包括今天发现位于青衣青芊街的山坡;当局已暂时封闭附近的公园,以及一段青芊街的1条行车线;并开展进一步的勘察工作,以便尽快了解问题详情,采取改善措施。
暴雨期间,渠务署共收到622宗水浸报告,并已作出跟进工作。针对上环永乐街的水淹情况,当局在暴雨期间增派通渠队至永乐街;并在黑色暴雨时出动流动工程车,停泊在永乐街及摩利臣街交界,向有需要的商户提供协助。
林郑月娥表示,将以更有系统及有力的方式,统筹台风及暴雨时的紧急工务工作;并呼吁市民要密切留意山泥倾泻情况,以及保持排水道畅通。当局下周起播出宣传片,呼吁市民提高警觉。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今天视察大屿山羗山路近深屈道的复修工程。有关工程进度良好,相信可以按原先估计,约1周后局部限时恢复单线双程行车。
大浪湾供水已复常
民政事务总署离岛民政事务专员林圣杰表示,大澳道至昂坪一段,若天气许可,可望明早重新通车,供公众使用;但部分路段仍进行山边巩固工程,须单线双程行车。
他指出,受有潜在危险山坡影响而需搬迁的居民至今有21人,其中6户共13人已暂时迁往大澳龙田邨居住;至于水务安排,大浪湾的供水已恢复正常。
香港获深圳有关当局通知,深圳水库今天晚上7时30分排洪。多个政府部门,包括北区民政事务处,渠务署、警务处、消防处、水务署及社会福利署已接获通知,以便采取适当措施。
北区民政事务处现正作出安排,通知该区居民采取适当行动。
返回页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