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闻网
*
网页指南主页
*
* 天气
*
* 交通情况
*
* 类别:
*
**
财经
*
*
**
教育与就业
*
*
**
社区与健康
*
*
**
环境
*
*
**
治安
*
*
**
基建与物流
*
*
**
行政与公民事务
*
*
*  政府评论
*
* 新闻焦点
*
* 都会生活
*
* 儿童天地
*
* 摄影廊
*
* 短片集
*
* 大众心声
*
* 施政报告
*
* 财政预算案
*
* 关于我们
*
*
*
*司法机构
*
*立法会
*
*区议会
*
*宣传短片
*
*香港政府一站通


  English繁体简体纯文字PDARSS
*
*
 2007年7月29日

基建

*

林郑月娥:不能改变政策延续性

*

     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重申,不能接受「不迁不拆」皇后码头的要求,理由是因为政策是有延续性的,不能贸然因新官员上场,便改变历史的事实,以及政策的延续性。

 

     她今天(7月29日)下午出席在皇后码头举行的公开论坛时说,明白到市民对于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有感情,但不能改变政策的延续性,故不能接受「不迁不拆」皇后码头的要求。

 

     林郑月娥说:「在讨论举办论坛的过程中曾表示,如果这次公开论坛是要求政府或我本人承诺『不迁不拆』皇后码头,才可以进行的话,对不起,我做不到。

 

    「理由是因为政策具有延续性,皇后码头的迁拆,与中环3期填海的工程,已讨论了相当长的日子,我们不能够贸贸然以为1位新官员上场,便可以改变很多历史的事实,以及很多政策延续性需要作出的考虑。」

 

开创走入群众先例

 

     她表示,希望这次对话,为政府与民间团体及公民社会,开了个模范或是先例;并指出,「走入群众」一点也不简单,真正的「走入群众」与市民沟通,是特区政府共同的信念。

 

     林郑月娥说:「当然我明白到市民对于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有感情,甚至对于公共空间的诉求,所以从保存皇后码头的诚意及努力,往后的重置,以及整个中环新海滨的建设,我们会听大家的说话,一定尊重市民往后给我们在设计海滨的意见。」

 

     林郑月娥昨天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尊重保�皇后码头人士以绝食方式表达意见,但不能完全认同他们坚持不离开码头,因为会延误工程进行;并表示,希望可扩阔讨论范畴,至包括更多其他保育发展,以及城市规划的工作。

 

不能接受不迁不拆

 

     她指出,迁移皇后码头工程已规划多时,若现在停止工程,不迁不拆保留皇后码头,是不能接受的。

 

     林郑月娥说:「搬迁皇后码头,妥善地保存下来,待日后觅址重置,是我们非常有诚意做的工作。

 

    「中环3期填海是个规划超过10年的计划,已开展了数年,现在工程已完成超过一半,工程须继续下去。」

 

     她强调,皇后码头重置后外貌不变,但结构更坚固;并指出,社会人士对皇后码头方案有赞成也有反对,但她认为,有不少市民支持政府的方案。

 

工程延误超过五月

 

     林郑月娥指出,曾联同专业团体研究不同方案,但得出的结论是,无法原址保留皇后码头不迁不拆。

 

     她表示,香港是个自由社会,个别人士有权采取各式各样的宣示方式,保�皇后码头,但她呼吁正在皇后码头绝食的人士,明白到工程必须展开,让当局继续有关工作。

 

     被问到有关当局会否采居清场行动时,她重申,必须把工地交给承建商进行工程;并表示,政府应该在今年2月23日把工地交予承建商继续工程,现已延误超过5个月。

 

和平方式收回工地

 

     她说,保�皇后码头的人士是批和平的人士,政府也非常重视;并表示,希望以和平和谐的方法收回码头,作为中环3期填海的工地。

 

     立法会上月通过拨款5,000万元保存皇后码头,日后在中环重置码头,但地点未定。规划署将制作方案的模型,让市民参考选择。

  

     迁移皇后码头是中环填海工程第3期的部分,2002年获立法会通过,目的是改善中环及湾仔区的交通状况,以配合港岛北的发展。




返回页顶
* 十周年纪念原创公仔 *
*
*
* 列印
* 电邮本页
*
*
*
相关连结
*
*
*
其他新闻: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页 | 财经 | 教育与就业 | 社区与健康 | 环境 | 治安
基建与物流 | 行政与公民事务
政府评论 | 新闻焦点 | 都会生活 | 儿童天地 | 摄影廊 | 短片集
大众心声 | 施政报告 | 财政预算案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重要声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浏览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