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闻网
*
网页指南主页
*
* 天气
*
* 交通情况
*
* 类别:
*
**
财经
*
*
**
教育与就业
*
*
**
社区与健康
*
*
**
环境
*
*
**
治安
*
*
**
基建与物流
*
*
**
行政与公民事务
*
*
*  政府评论
*
* 新闻焦点
*
* 都会生活
*
* 儿童天地
*
* 摄影廊
*
* 短片集
*
* 大众心声
*
* 施政报告
*
* 财政预算案
*
* 关于我们
*
*
*
*司法机构
*
*立法会
*
*区议会
*
*宣传短片
*
*香港政府一站通


  English繁体简体纯文字PDARSS
*
*
  2008年9月12日

公众健康

*
四病逝女童非同源头引发
*
衞生防护中心

     �生防护中心总监曾浩辉表示,综合流行病学、临床和微生物学方面取得的证据,并不支持8月及9月初4名女童出现急性发烧病征后死亡的个案,是由同一源头或微生物引发。

 

     他指出,病源体的测试结果呈阴性,也不表示这些个案是由新致病源所导致。

 

     曾浩辉今天(9月12日)公布调查结果时表示,4宗个案并非集中在同一地区,4名女童也就读不同学校,互不相识,并没有接触同一感染源头;她们的家居和学校接触者,没有出现类似的征状,也没有证据显示出现继发性传播。

 

一女童曾往广东

 

     4名女童年龄分别3、6、7和9岁,居住地点分布深水�、筲箕湾及沙田等地区,8月11日至9月3日期间去世。除6岁女童于发病前曾往广东地区外,其余3名女童均无外游纪录。

 

     8月8日发烧、8月13日在威尔斯亲王医院逝世的9岁女童,死亡原因很有可能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关。而8月7日因昏睡和抽搐同样入住威院、8月22日逝世的7岁女童,则为急性病毒性脑炎或感染后出现的脑炎。

 

     至于8月8日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水和喉咙痛征状,8月11日逝世的3岁女童,白血球数量偏高,被诊断为严重败血症。而9月3日在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死亡的6岁女童,解剖结果显示,她的死亡可能与急性心肌炎有关。

 

     曾浩辉强调,这些个案的样本均经过全面和深入的化验测试,但阴性的测试结果并不表示这些个案是由新致病源所导致。

 

数字与过往相若

 

     他指出,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经验,很多脑炎及心肌炎个案的致病原也未能确定;医学界数据显示,约6成的心肌炎找不到病源体,脑炎个案则约6 - 8成;这可能与免疫反应、服食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搜集样本的时间等因素有关。

 

     他说,最有可能的结论是,这些个案都是偶发和没有关连,而且这类死亡个案的数字,并没有增加。2004 - 07年的死亡统计数字显示,儿童因为感染而死亡的个案维持于历来的基线水平,平均每月0 - 5宗。

 

     今年8月,9岁或以下居住于香港儿童死于感染性原因的数字,和过往的水平相符。

 

     本港平均每年约有15 - 20名9岁或以下的儿童,怀疑因传染性原因死亡的个案,主要原因为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肺炎及心肌炎;2004 - 07年的数字,分别为20、26、18及18宗。

 

身体状况致恶化

 

     曾浩辉指出,部分女童的健康状况和潜伏疾病,也有可能是引致病情严重及死亡的原因之一;例如9岁女童是29周出生的早产婴,并有新生婴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轻微的大脑麻痹。

 

     曾浩辉提醒家长和照顾小童的人士,督促儿童遵守良好的�生习惯,减少感染的机会;有急性发烧病征的儿童,更不应上学。

 

     遇有儿童发烧,家长应小心留意他们有否出现更严重的征状,包括服用退烧药后仍持续发烧、严重呕吐、神智不清、呼吸困难、抽筋等。




返回页顶
* 勤洗手  别做传染病「幕后黑手」 *
*
*
* 列印
* 电邮本页
*
*
*
相关连结
*
*
*
其他新闻: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页 | 财经 | 教育与就业 | 社区与健康 | 环境 | 治安
基建与物流 | 行政与公民事务
政府评论 | 新闻焦点 | 都会生活 | 儿童天地 | 摄影廊 | 短片集
大众心声 | 施政报告 | 财政预算案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重要声明 | 私隐政策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浏览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