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闻网
*
网页指南主页
*
* 天气
*
* 交通情况
*
* 类别:
*
**
财经
*
*
**
教育与就业
*
*
**
社区与健康
*
*
**
环境
*
*
**
治安
*
*
**
基建与物流
*
*
**
行政与公民事务
*
*
*  政府评论
*
* 新闻焦点
*
* 都会生活
*
* 儿童天地
*
* 摄影廊
*
* 短片集
*
* 大众心声
*
* 施政报告
*
* 财政预算案
*
* 关于我们
*
*
*
*司法机构
*
*立法会
*
*区议会
*
*宣传短片
*
*香港政府一站通


  English繁体简体纯文字PDARSS
*
*
  2007年5月19日
食物安全
*
何玉贤吁准确标示食品致敏物
*
食物安全中心

     食物安全中心社会医学顾问医生何玉贤表示,7月10日起所有在本港出售的预先包装食物,均须附有标签,清楚列明食物所含可导致过敏的物质,以及添加剂。

 

     他呼吁业界注意食物制作流程中会否出现污染,以及准确标示食物所含的致敏物;并切勿为免除刑责,随便标示食物可能含致敏物,减少消费者的选择。

 

     何玉贤今天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2004年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标签)(修订)规例》的36个月宽限期,今年7月9日届满,由7月10日起,所有在本港出售的预先包装食物均须附有标签,清楚列明食物所含可导致过敏的物质,以及添加剂。

 

     他说,法例要求业界标签的8类致敏物质,包括:亚硫酸盐、含有麸质的谷类、甲壳类动物及甲壳类动物制品、蛋类及蛋类制品、鱼类及鱼类制品、奶类及奶类制品(包括乳糖)、花生、大豆及它们的制品,以及木本坚果及坚果制品。超过9成的食物过敏个案,由上述 8种物质引致。

 

     何玉贤指出,一些食品的配料,可能不包括上述致敏物质,但有可能是来自所采购的原料,或在制造过程中交叉污染而出现在制成品中。

 

     他认为,只要业界采取适当方法预防产品受致敏物污染,或更改标签列明产品可能含致敏物,便可避免触犯法例。

 

     谈到最近公布有关食物标签注明致敏物质的调查结果时,何玉贤表示,测试发现53个样本中,18个可能含有未标签的花生、杏仁或╱及榛子。市民可登入这里,查阅调查的详情。

 

     他强调,测试旨在提醒业界于宽限期结束前处理标签问题;并指出,调查于数月前进行,相信情况已有改善。

 

     执法方面,何玉贤表示,会在作出检控前采用不同的化验方法,确定标签的内容是否正确。违例的最高罚则为罚款50,000元和监禁6个月。

 

     他呼吁业界尽快采取行动,确保产品在宽限期届满前符合新法例的规定;并重申,业界不应为免除刑责,随便标示食物可能含致敏物,减少消费者的选择。




返回页顶
* 食物安全 *
*
*
* 列印
* 电邮本页
*
*
*
相关连结
*
*
*
其他新闻: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页 | 财经 | 教育与就业 | 社区与健康 | 环境 | 治安
基建与物流 | 行政与公民事务
政府评论 | 新闻焦点 | 都会生活 | 儿童天地 | 摄影廊 | 短片集
大众心声 | 施政报告 | 财政预算案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重要声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浏览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