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已就甘棠第这幢历史建筑物的保存方案,与业主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达成共识,以5,300万元收购甘棠第,另耗资9,100万元修葺和用以设立孙中山博物馆,2006年11月启用。
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表示,这是三赢方案,政府、教会和公众都乐于见到甘棠第得以保存。
他又希望,这个成功的例子,能鼓励社会人士和私人物业业主与政府合作,共同保护文物。
|
中西合璧:位于中西区卫城道7号的甘棠第(左图),建于1914年,建筑属英皇爱德华时期的古典风格,内部装修瑰丽堂皇(中图)。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右图)从业主手中接过移交意向书,以确认有关共识。 | |
何志平今天于甘棠第主持仪式,由地政总署署长刘励超代表政府与教会签署移交意向书,以确认有关共识。
政府3月底与教会签订正式的土地交还契据,并完成移交业权的有关法律程序。
保存历史达成共识
何志平说:「甘棠第是本港具代表性的建筑物,有极高的历史和建筑价值,应予以永久保存。政府及教会经过年多的坦诚磋商,最终就甘棠第的保存达成共识,我们对此感到欣慰。
「这是1个三赢方案,政府、教会和公众都乐于见到甘棠第得以保存,并用以设立孙中山博物馆。」
孙中山领导革命,建立中国首个民主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人物之一。他在香港接受教育,并在香港组织革命活动。
增进市民认识史迹
何志平说:「政府一直物色合适地点,以设立孙中山博物馆。我们认为将甘棠第辟作孙中山博物馆,既可保存这历史建筑物,亦可提供合适的场地,促进市民对孙中山先生史迹和思想的认识,实在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博物馆将介绍孙中山的生平事迹,以及其革命活动与香港的关系。预计博物馆于2006年11月启用,以纪念孙中山诞生140周年。
孙中山博物馆现在的选址,处于中西区文物设施,包括中山史迹径的中心位置,可作为该区文物旅游的起点,让游客在游览各文物景点前,首先认识孙中山的史迹。
位于中西区卫城道7号的甘棠第,建于1914年,原为富商何甘棠家族的府第。
古典风格瑰丽堂皇
大楼的建筑属英皇爱德华时期的古典风格,内部装修瑰丽堂皇,色彩斑斓的玻璃窗、柚木楼梯及镶板随处可见,至今保养良好。
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于1960年购入大楼,作宗教用途。
2002年10月,教会向建筑事务监督申请拆卸甘棠第。
政府在得悉有关建议后即与教会进行商讨,最终就大楼的保存与教会达成共识。
返回页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