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闻网
*
网页指南主页
*
* 天气
*
* 交通情况
*
* 类别:
*
**
财经
*
*
**
教育与就业
*
*
**
社区与健康
*
*
**
环境
*
*
**
治安
*
*
**
基建与物流
*
*
**
行政与公民事务
*
*
*  政府评论
*
* 新闻焦点
*
* 都会生活
*
* 儿童天地
*
* 摄影廊
*
* 短片集
*
* 大众心声
*
* 施政报告
*
* 财政预算案
*
* 即日新闻稿
* 新闻稿资料库
*
* 关于我们
*
*
*
*司法机构
*
*立法会
*
*区议会
*
*网上广播
*
*宣传短片
*
*政府资讯中心
*
*公共服务电子化
*


  English繁体简体纯文字PDA
*
*
 2003年10月2日

 

*

专家报告指港处理「沙」疫得宜

*
「沙士」专家委员会发表报告
防患未然: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席葛菲雪(左)和钱卓乐均认为,香港在抗疫期间,勇敢面对逆境。现时要做的,是汲取经验和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录像连结 *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沙士」给香港最重要的启示,是必须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整体而言,委员会认为香港处理疫情得宜,并赞赏香港市民在对抗这场疫症期间,临危不乱、勇敢面对逆境。

 

     不过,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席葛菲雪表示,在疫症初期,对这个疾病及其成因所知甚少的时候,暴露了体制上的一些缺失。

 

     随�疫症蔓延,一些担任要职的人员也感染「沙士」,令问题更趋严重。

 

事件不涉行政失当

 

     葛菲雪说:「很多缺失很快便纠正过来,而各级人员在逆境中凭�努力不懈的干劲,克服了体制上其余的缺失。专家委员会认为没有人因疏忽职守、未尽全力或行政失当而应受到谴责。

 

    「从事后回顾的分析,专家委员会确定了一些事情可做得更好,另有一些范畴须作进一步改善。」

 

     另1名主席钱卓乐指出,专家委员会就「沙」疫进行了详细及全面的检讨。

 

检讨涵盖不同层面

 

     钱卓乐说:「我们从公共�生、疾病控制、应变计划、控制机制及行动,以及系统设计多个层面,以严谨及专业的方法去研究所有问题,评估政府、�生机关及医院管理层,在当时非常困难的时间,有否各司其职。」

 

     葛菲雪认同钱卓乐的观点,并指出,专家委员会在得出这个结论时,已充分考虑事后论断的危险,因此,在研究每宗事件时,都尽力设身处地探讨当时所知以及能够做到的限度。

 

     展望未来,专家委员会提出12个主要议题,共46项建议,让香港作出更好的准备,防御任何紧急事故或危机的突袭。

 

妥善规划灵活应变

 

     其中的核心概念,就是灵活应变,使体制内每个层面均能监测、预防和控制各种破坏性的挑战,并能从中复原过来。

 

     先决条件是必须有妥善规划、缜密安排和充分整合的紧急事故管理应变机制。

 

     主要的建议包括:

 

检讨�生福利及食物局与该局辖下有关的政府部门之间的组织架构和相互关系,藉以改善这些部门在�生防护事宜上的协调能力,并加快政策制订和推展�生防护工作;

 

设立�生防护中心,中心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范畴内,必须拥有职、权和责,以及培训更多传染病病学专家和公共�生专家。中心须就各类的�生防护事务,包括食物安全、动物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等问题提供意见;

 

优先加强疾病监控,为系统提供及早警报;

 

•鉴于在疫症期间建立的「综合症网上电子资料库」和「重大事件调查及灾难支援工作系统」十分成功,当局应作出投资,使�生署╱�生防护中心有更佳的资讯科技支援,以应付未来疫症爆发;

 

•确保所有化验所能迅速和定期向�生署╱�生防护中心通报所有具公共�生重要性的化验结果。更彻底的改革方法,便是把所有医院的微生物化验所集中在新的�生防护中心内;

 

•采纳以人口为本作考虑的基准,拟订涵盖不同界别的应变计划,作为处理大部分医护服务和公共�生紧急事故的基本工作。计划须适用于特定地点、特定事件或情况,并顾及国际的层面;

 

•规定�生福利及食物局、�生署及医院管理局,以及各分区办事处、联网和医院制订和推行事故应变计划,包括处理大型疫症的安排。应变计划应与�生防护中心合作制订,定期加以测试,安排也须分工清晰;

 

•如发生公共�生紧急事故,必须建立清晰和明确的统属关系,以便有效管理;

 

•制订指挥架构,以管理在运作、策划和策略这3个不同层面的应变措施;

 

成立由�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担任主席的指挥小组,在疫情发生时负责作出所有主要决定。成员人数毋须太多,可包括�生福利及食物局局常任秘书长、�生署署长、�生防护中心主管和医管局行政总裁。还需要适当的法规架构,以便采取恰当的公共�生应变措施;

 

•应变计划必须与毗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内地和国际社会全面紧密协作,同时与国际社会和世界�生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医管局应尽快拨款改善医院的设施,特别是增加隔离病房,并制订详细计划,灵活运用资源,以应付出现令医疗系统个别环节无法负荷的事故;

 

•检讨某些临床技术和专科不足的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法。委员会赞成政府的建议,在选定的急症医院附设传染病病房,比建造专门处理传染病医院较为适当;

 

加强安老院的感染控制安排,包括为员工提供感染控制的培训,以及改善隔离措施。到诊医生计划应长期推行。

 

与传媒建伙伴关系

 

     在公众信息传递方面,委员会认为,须确保具备适当的专门技术和资历的专业人士获得适当培训,与传媒合作,立长期的伙伴关系,并参考他们就制订紧急应变行动所提供的意见;传媒在传递有关风险的信息时,也应有责任。

 

     当局也应推行持续的公众教育计划,教导市民有关公共�生的知识。

 

     小组委员李绍鸿说,现在的问题,是有很多新的传染病,例如是「沙士」、禽流感和爱滋病,这些是新的传染病,以前没有的。另有些旧的传染病再复发,例如是结核病和疟疾。原因是人口流动,加强了传染病的传播。

 

     李绍鸿说:「我们的世界愈来愈小,因为我们乘搭飞机的话,只需个多小时已可以从一个城市到达另一个城市。所以,因为人口流动,以及旅游世界的时间缩短了,传染病的传播因而非常大。」

 

     被问到杨永强作为�生部门的最高决策人,为什么可以不需要负责时,另一小组委员杨紫芝指出,杨永强本人是医生,而他的母语是英语,所以当他想以专业的词汇来解释事情时,可能真是解释得不太清楚。

 

     她说:「所以他自己也承认在这方面是做得不够,也有缺失,在运用中文词汇方面,需要慢慢学习。」

 

专业界定引起混淆

 

     其次是界定的问题,根据专业名词,「社区爆发」即是在社区内有人与人的传染。当杨永强3月14或15日说这句话时,即使在社区是有1位医生受到传染,但该名医生是由病人的亲属传染,是由于威尔斯亲王医院的病人跟他的家人有很紧密接触,因而传染。按医学上的定义,这并非是社区感染。

 

     不过,杨紫芝指出,现在已不流行用「社区感染」这个名词,因为现在谈到传染病,并没有区分是在医院内或医院外,全都是「人群的感染」,所以他的解释可能比我现在所说的更不流利,所以变成有些混乱,而他本身也承认这是一个缺失。

 

     杨紫芝说:「批评,是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当时的情形应该怎样处理;但审判则并非用今天的眼光,而是当你自己设身处地,以及是当时的人,在当时的情形是没有人知道这个新的病例是什么,又不太认识它的临床象征,化验室也没有一个很准确的化验,它的传播情形我们又不是十分认识。

 

    「同时,医院也没有特别的隔离病室,到现在才开始建立,所以在当时的情形下,我们设身处地,我们认为,当时所做的事情是符合标准的。」

 

     当被问及小组有否发现有政治因素影响政府处理「沙士」的过程时,杨紫芝表示,由3月至6月期间,完全听不到在这方面有考虑政治因素。

 

社区合作保持警觉

 

     杨紫芝指出,要防御传染病,不能单靠政府或医护人员,社区也要出一分力。她说,社会已更团结,加上业界的努力和各界的合作,若再有疫症出现,香港定能处理得更好。

 

     不过,鉴于「沙士」或存在隐形的个案,她呼吁各界提高警觉。

 

     李绍鸿则引述世�专家所说,「沙士」是21世纪的首宗疫症,但不是最后一宗,因此,要有效预防传染病,有赖社区跟政府和各界合作。

 

     在报告中,专家委员会对那些在这场疫症中痛失挚亲的人士,致以深切慰问。

 

     专家委员会今早把报告呈交予行政长官董建华,市民可浏览委员会的网页,参阅报告的内容。




返回页顶
* 防治「沙士」 *
*
*
* 列印
* 电邮本页
*
*
*
相关连结
*
*
*
其他新闻:
更多..
*
* 香港迎向未来 *
  香港品牌
*
*
*
主页 | 财经 | 教育与就业 | 社区与健康 | 环境 | 治安
基建与物流 | 行政与公民事务
政府评论 | 新闻焦点 | 都会生活 | 儿童天地 | 摄影廊 | 短片集
大众心声 | 施政报告 | 财政预算案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重要声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浏览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