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闻网
*
网页指南主页
*
* 天气
*
* 交通情况
*
* 类别:
*
**
财经
*
*
**
教育与就业
*
*
**
社区与健康
*
*
**
环境
*
*
**
治安
*
*
**
基建与物流
*
*
**
行政与公民事务
*
*
*  政府评论
*
* 新闻焦点
*
* 都会生活
*
* 儿童天地
*
* 摄影廊
*
* 短片集
*
* 大众心声
*
* 施政报告
*
* 财政预算案
*
* 关于我们
*
*
*
*司法机构
*
*立法会
*
*区议会
*
*宣传短片
*
*香港政府一站通


  English繁体简体纯文字PDARSS
*
*
  2008年1月25日
统计
*
青年人月薪中位数6500元
*

     香港的青年人口平均每年增2%,在2006年共91万人,但占总人口的比例却降至13.2%;性别比率为每千名女性相对1,037名男性。沙田的青年数目最多,占9.9%;湾仔的数目最少,占1.6%。

 

     青年工作人口的每月主要职业收入中位数是6,500元。能操普通话的青年人口比例升近27个百分点,至53%。


1961 - 2006年青年数目和比例   按性别划分的已婚青年比例  
*   *  
青年特色:香港的青年人口在2006年共9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降至13.2%(左图)。已婚男女青年的比例,分别降至1.5%和4%(右图)。

未婚青年比例升

 

     政府统计处今天(1月25日)出版的《香港2006年中期人口统计主题性报告:青年》指出,香港15 - 24岁的青年人口,在过去45年增54万人,平均每年增2%;2006年的青年数目共91万人。

 

     然而,青年占总人口的比例,在过去25年持续下降,由1981年的23%,降至2006年的13.2%。

 

     扣除外籍家庭佣工后,青年人口的性别比率,为每千名女性相对1,037名男性。

 

     从未结婚青年的比例,由1996年的94%,升至2006年的97.1%;已婚青年的比例,则由5.8%降至2.8%。

 

     由于过去10年有大量年青内地持单程证人士和外籍家庭佣工来港,导致香港以外地方出生的青年数目,由1996年的20.8%,升至2006年的24.9%。

 

53%能操普通话

 

     能操英语和普通话的青年人口比例,在过去10年均有所增加。1996年的青年当中,61.3%和26.1%分别报称能说英语和普通话;有关比例在2006年,以分别升至67.7%和53%。

 

     青年人口的就学情况愈趋普遍,17 - 18岁的年龄组别的就学比率,由1996年的63.9%,增至2006年的82.8%。19 - 24岁的年龄组别,也由21%增至37.3%。

 

     由于接受专上教育的机会在过去10年大增,曾受专上教育的年青人口,由1996年的16万人(占青年人口的18.5%),升至2006年的28万人(占青年人口的30.6%)。

 

     劳动人口中的青年人,在过去10年减少6.3%,由1996年的46万人,减至2006年的43万人。男性青年劳动人口,较1996年跌13.9%,女性则升2%。

 

     青年的劳动人口参与率,由1996年的53.2%,降至2006年的47.7%。部分原因是由于青年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因而较迟才加入劳工市场。

 

三成任服务行业

 

     2006年的青年工作人口中,青年雇员占97.1%,占全港工作人口中雇员的89.2%;这与1996年的情况相若。

 

     29.4%的青年工作人口为服务工作及商店销售人员,27.9%为文员。青年在这些职业中的比例,远较全港的工作人口为高。

 

     年内青年工作人口的行业分布,与全港工作人口的分布相近。从事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和酒店业的占35.5%;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业占28.4%;金融、保险、地产和商用服务业占15%。

 

     2006年青年工作人口的每月主要职业收入中位数6,500元,是全港工作人口每月主要职业收入中位数10,000元的65%。这可能与青年工作人口从事的职业和行业、教育程度及有限工作经验有关。

 

     至于居住情况,有青年居住的家庭住户的平均住户人数为3.9人,较全港家庭住户的3人,高31.4%。

 

普遍与父母同住

 

     在过去10年,青年的居住情况有轻微转变。青年仍普遍与父母同住,其比例由1996年的86.3%,升至2006年的90.4%。

 

     相反,与配偶及╱或子女同住的情况持续减少,由1996年的3.7%,降至2006年的1.5%。

 

     统计处指出,青年的居住情况,与年龄有莫大关系。只与父母同住的青年比例,由15岁的98.3%,降至24岁的75.2%。与配偶及╱或子女同住的比例,则由17岁的0.1%,升至24岁的6.4%。

 

     青年人口的分布,在过去10年有颇大的变动。新界在1996 - 2006年间,是最多青年居住的地区,所占比例由50.3%,升至57.3%。港岛和九龙的比例,由10年前的18.7%和30.8%,降至2006年的15.8%和26.9%。

 

     在18个区议会分区中,沙田的青年数目最多,占9.9%;元朗和屯门分别占9%和8.3%;湾仔的青年数目最少,占1.6%。


返回页顶
* 工资保障运动 *
*
*
* 列印
* 电邮本页
*
*
*
相关连结
*
*
*
其他新闻: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页 | 财经 | 教育与就业 | 社区与健康 | 环境 | 治安
基建与物流 | 行政与公民事务
政府评论 | 新闻焦点 | 都会生活 | 儿童天地 | 摄影廊 | 短片集
大众心声 | 施政报告 | 财政预算案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重要声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浏览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