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统计处的报告指出,在2006年7月,共有342,198名少数族裔人士居住在香港,其中61.3%年龄介乎25 - 44岁,年龄中位数32 岁,较全港人口年龄中位数低7岁。
居港少数族裔人士的劳动人口參与率是85.7%,大部分属非技术工人,每月主要职业收入中位数3,500元。少数族裔人士占全港人口5%,较2001年减少1,752人。
统计处今天(12月28日)发表的《香港2006年中期人口统计主题性报告:少数族裔人士》指出,在342,198名居港少数族裔人士中,菲律宾人占32.9%,印尼人25.7%、白人10.6%;其中98.2%属常住居民。
年龄中位数较港人低
少数族裔人士的性别比率(即男性人口数目与每千名女性人口的相对比率)为293,远低于全港人口的911。若不计算外籍家庭佣工,少数族裔人士的性别比率为959,与全港人口的比率961相若。
所有少数族裔人士中,61.3%年龄介乎25 - 44岁,年龄中位数32岁,较全港人口年龄中位数低7岁。
15岁及以上在港的未婚及已婚少数族裔人士,分别占39%及55.4%,与全港人口的32.4%及57.8%相若。
88.9%的少数族裔人士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出生,44.1%在港居住7年或以上。
七成五属非技术工人
15岁及以上的少数族裔人士的最高就读教育程度,较全港15岁及以上人口的为高。
未受教育或只曾受学前教育的少数族裔人士的比例是2.7%,比15岁及以上全港人口的7.1%为低。曾就读高中╱更高教育和专上教育的少数族裔人士占70.1%和30.3%,远高于全港人口的55.6%和23%。
少数族裔人士的劳动人口参与率是85.7%,高于全港人口的60.3%。262,146名或76.6%是工作人口,占全港工作人口的7.8%。
75.4%的少数族裔工作人口属非技术工人,16.5%属经理及行政人员及专业人员╱辅助专业人员,6.3%为文员╱服务工作及商店销售人员。
社会服务行业占77%
从事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的少数族裔人士占77.2%,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占9%,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占7.2%。
少数族裔工作人口的每月主要职业收入中位数是3,500 元,只是全港工作人口收入中位数的35%。
扣除外籍家庭佣工后,少数族裔工作人口的每月主要职业收入中位数是15,500元,而全港工作人口的对应数字为10,000元。
35.2%的少数族裔人士居于港岛,九龙及新界分别占27%及37.8%。
18个区议会分区中,居于中西区的少数族裔人士占全港所有少数族裔人士的比例最大,占10.5%,东区及九龙城分别占9.9%及8.2%。
返回页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