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报告指出,在不迟于2017年落实普选行政长官,有较大机会获得大多数人接纳;社会对于循「特首先行,立法会普选随后」的方向推动普选,也已开始形成共识。
行政长官曾荫权表示,已提请人大常委会确定,可以修改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
政务司司长唐英年指出,若人大常委会确定有关提请,特区政府将研究如何修改两个产生办法,社会也必定有机会再作讨论。
律政司司长黄仁龙说,人大常委会将按《基本法》和香港的实际情况,以及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作决定。
|
如实反映:行政长官曾荫权(左图)表示,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报告已如实反映香港社会对普选的意见。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右图)联同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和律政司司长黄仁龙,向传媒讲解《政制发展绿皮书公众谘询报告》。 |
|
务实包容 迈向普选
曾荫权今天(12月12日)表示,总结了今年政制谘询收集到的意见,以及2005年政制方案不获通过所累积的经验,体会到香港迈向普选之途并不容易。
因此,他认为,公众必须有坚定的决心,以务实的态度及包容的胸襟,求同存异,一点一滴凝聚社会共识。
曾荫权今天向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发展谘询情况及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是否需要修改的报告》和《政制发展绿皮书公众谘询报告》,把公众意见归纳为4点:
•香港社会普遍期望特区的选举制度进一步民主化,并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尽快达至普选的最终目标,同时,市民希望能早日订出普选时间表,为政制发展定出方向;
市民意见 如实反映
•民意调查反映过半数市民期望在2012年先行落实普选行政长官,这意愿应受到重视和予以考虑。与此同时,在不迟于2017年先行落实普选行政长官,有较大机会获得大多数人接纳;
•社会对行政长官普选模式有不同方案,但对于循「特首先行,立法会普选随后」的方向推动普选,已开始形成社会共识;
•社会上对立法会普选模式如何处理功能界别议席仍然意见纷纭,未获共识。但是,确立普选时间表有助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
曾荫权表示,深切明白政治制度的改变,必将涉及每名市民的切身利益。
建立共识 实现普选
因此,他在报告中,如实反映香港社会对普选的意见,也表达了社会经过长时间讨论后,尽管对具体的普选方案有不同建议,但意见已日趋成熟,并对争取共识更具信心。
曾荫权说:「我相信,这是特区政制发展关键的一步,也是对我们智慧与决心的重大考验。我很希望大家能运用冷静、理智的头脑,以务实、负责的态度,携手建立共识,尽早实现普选。
「我不会低估这项工作的困难,但我对香港人充满信心,相信我们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办得到、办得好。」
唐英年在立法会大会上表示,《绿皮书》公众谘询报告综合和分析了公众谘询期内收到的意见,评估了社会能否收窄分歧,以提供足够基础,就落实行政长官及立法会普选的方案形成共识。
客观标准 评估意见
他指出,根据了方案是否有机会得到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大多数通过,以及是否有机会得到香港多数市民支持这两个客观标准进行评估。
唐英年表示,整体而言,市民殷切期待按照《基本法》达至普选的目标。市民、政党、立法会议员、区议会和不同界别,均认同应早日订出落实普选的方案,特别是普选时间表,这有助于减少社会内耗,也有利于香港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
虽然立法会、社会各界和市民,对普选立法会的模式、路线图及时间表意见纷纭,未能形成主流意见。然而,唐英年指出,在普选立法会未能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民意调查显示,过半数的受访市民,希望「特首先行、立法会普选随后。」
立会普选 意见纷纭
目前,立法会内支持2012年普选行政长官及普选立法会的议员不足半数;另有半数立法会议员支持在不迟于2017年或在2017年及2017年之后,先落实行政长官普选,立法会普选随后。
超过三分之二区议会通过动议,支持在不迟于2017年或在2017年先普选行政长官,立法会普选随后。
民意调查显示,有过半数的受访市民,支持2012年实行行政长官及立法会普选;在约18,200份书面意见中,约12,600份内容相同的意见书支持2012年达至普选。
假若在2012年不能实行行政长官普选,则约有6成受访市民接受于2017年实行普选。
至于立法会普选时间表,不同的民意调查显示,若2012年不能实行立法会普选,则有过半数受访市民接受可于2016年或之后实行普选。
由衷希望 凝聚共识
有超过15万名市民签名支持在不迟于2017年及在2017年或以后普选行政长官,其中超过13万个市民签名支持先落实行政长官普选,立法会普选随后。
唐英年表示,今天是香港政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行政长官已正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启动有关2012年行政长官及立法会产生办法的检讨。
唐英年说:「这体现了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抱�最大的诚意,推动香港民主发展向前迈进。
「若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可作修改,特区政府便研究如何修改两个产生办法,而社会必定有机会就此再作讨论。
「我们由衷地希望,社会各界能继续本�理性务实的态度,互谅互让,求同存异,为早日落实普选凝聚共识。」
带领香港 达至普选
唐英年下午在记者会上重申,有决心带领香港根据《基本法》达至普选的最终目标,也有信心港人可就普选达成共识;并期望,扰攘多年的政制发展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以便更聚焦地发展经齐,共同努力建设香港。
他表示,已履行了在谘询期间的承诺,在报告如实反映市民的意见,包括过半数市民期望在2012年推行双普选;也欣见在3个月的谘询期内,政改的讨论气氛转趋务实和理性。
然而,唐英年强调,任何政制发展方案除了需要得到市民的支持,也要争取到《基本法》所规定的3方共识,即必须得到立法会三分之二的议员通过、行政长官同意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接纳。
他表示,民意薄弱的方案难以获立法会通过,但这不是金科玉律;并指出,2005的政改方案,虽然得到逾6成市民支持,仍得不到立法会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
因此,唐英年认为,方案需要得到最少40位议员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分歧缩窄 值得反映
鉴于现时立法会内支持2012年落实双普选的议员不足一半,因此,行政长官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报告指出,在不迟于2017年先行落实普选行政长官,有较大机会获得大多数港人接纳。
唐英年说,市民殷切期待解决普选的问题和参与有关的讨论,故在研究具体方案时,市民定必有机会参与讨论;并认为,为普选订定时间表,有助推动解决问题。
他表示,希望人大常委会能尽快把报告纳入议程;并强调,有诚意和决心,在今届政府任期内,落实普选的一些方案。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表示,虽然立法会内就普选议题存有不同意见,但在普选时间表上,已缩窄至一届之距,即2012年和2017年;这是值得向中央反映的。
他认为,虽然明年立法会选举后政党的分布或有变动,但现届立法会议员的意见,仍有参考价值,也有助推动政制的工作。
返回页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