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界冀通过香港开拓内地市场

2025年10月19日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撰文总结访美行程,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年会上,各方对环球经济前景有不少顾虑,全球各地都期望当前紧张的国际贸易形势可以缓和,让环球经济能有较稳定增长。

 

他说,面对当前国际形势,香港要顺势而上、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开拓新网络、建立新联系,为加强合作发挥新功能,为区内以至全球互联与繁荣贡献更大的香港力量。

 

他又说,不少当地商界表示,今年以来内地企业在创科的不同领域展现跨越式的发展,让当地商界重新评估中国的创科实力,而生物医药成为双方可以扩大合作的重点范畴。当地商界希望通过香港作为切入点和跳板,开拓内地和亚洲市场,寻找更多新的合作机遇。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0月19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我刚结束在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的行程。在华盛顿期间,以中国代表团成员身分出席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世界银行集团年会,并与当地多个智库代表会面,了解各地政商领袖、专家学者和智库对一系列当前全球关注议题的看法。在纽约期间,则与当地的主要商会、金融机构和智库等代表会面交流,向他们介绍香港的最新发展和优势,并更好了解彼此的观点和关切。这些都是为巩固在商贸金融领域和美国进一步合作的基础。

 

在这次IMF和世行集团的年会上,各方对环球经济前景有着不少顾虑。在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关税战升温下,环球经济前景极不明朗,IMF修订其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3.2%,较去年低0.1个百分点,预计明年增速将进一步放慢至3.1%。全球各地都期望当前紧张的国际贸易形势可以缓和,让环球经济能有较稳定的增长环境。

 

年会上另一个焦点,是全球各地不少经济体正面对上升的债务压力。一些原本债务水平已高的先进及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由于息率仍然高企,偿还债务的负担不断增加,导至市场对其公共财政长远的可持续性,有着越来越大的忧虑;加上经济增长放缓,两者叠加,将压缩各地政府增加公共开支的空间,影响社会民生。

 

尽管挑战不少,但也出现了新机遇。面对贸易冲突,全球经济展现出一定韧性,同时,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在重新组合,区域合作的势态加强。以亚洲区为例,正如IMF的研究指出,为减轻外部冲击的影响,亚洲国家正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也加强区内贸易联动;中长期而言,亚洲区的经济融合将使整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增长多1.4%。事实上,整个亚洲在今年和明年,预计将继续为全球增长作出最大份额的贡献,约达到60%。

 

至于近年急速冒起的数字资产,各经济体成员都认识到其影响力正加快扩大,相关的区块链技术,在现实中也有不少应用场景,特别是对于促进区内贸易、解决跨境结算效率和痛点方面。其中稳定币等数字资产有相当的发展潜力。不过,大家亦认为国际间应加强协作,稳慎管控其对金融系统稳定所带来的风险。

 

不论是在IMF和世行集团的大会上,以至在美国跟当地商界领袖和智库交流时,总的来说,大家普遍认为中美保持稳定的关系,不但有利于两国自身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未来更是至关重要,大家对此都有所期盼。

 

可以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仍会在曲折中前进。经济全球化正在探索新的模式,区域经济融合正有加快的势头,但放眼历史,无论世界如何演变,可以肯定的是,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成功发展的客观规律。面对分歧,我们仍须努力通过沟通对话、促进相互理解,积极寻找最大公约数。

 

在我国与世界联通的大道上,香港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下,有着超级连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和功能。面对当前国际形势,我们更要顺势而上、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开拓新网络,建立新联系,为加强合作发挥新的功能,为区内以至全球的互联与繁荣贡献更大的香港力量。

 

在多场与商界交流的午餐会、圆桌会议上,我向与会者介绍了香港最新的经济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特别是我们在推动金融和创科发展、助力区域产供链整合,以及积极引进企业和人才、加速发展北部都会区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作等方面的情况。

 

在交流中,不少当地的商界朋友也表示,今年以来内地企业在创科的不同领域展现出跨越式的发展,让他们重新评估我国的创科实力。生物医药成为了双方可以扩大合作的重点范畴,毕竟促进人类健康是跨越国界和地缘政治的议题。同时,他们亦希望通过香港,这个他们熟悉的制度框架和市场环境,作为切入点和跳板,开拓内地和亚洲市场,寻找更多新的合作机遇。

 

近年香港在金融、创科产业、招商引才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各项国际排名上亦屡创佳绩。此行的亲身介绍,让当地商界和智库等对香港的情况和机遇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将促进更多互惠合作的探索。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