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将向市民派一万元电子消费券
(可按这里收看财政司司长发表财政预算案整段附有手语翻译的影片。)
财政预算案提出多项措施纾缓疫情下市民面对的经济压力,包括向每名合资格市民分期发放总额一万元的电子消费券、优化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并降低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的门槛至200元。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时说,新一波疫情打乱了经济复苏的步伐,借鉴去年经验,他会推出新一轮消费券计划,透过合适的储值支付工具向每名合资格的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新来港人士,分期发放总额一万元的电子消费券,预计约660万人受惠。
政府会根据去年消费券计划收集的登记资料,在4月先向逾630万名曾登记的市民发放5,000元消费券,余额则与新符合资格人士的消费券一起于年中分批发放。整个计划涉及约664亿元财政承担,政府会尽快公布详情。
优化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方面,政府决定将申请期延长一年至明年4月底,最高贷款额由借款人在职期间平均每月收入的六倍增至九倍,上限由八万元提升至十万元。
计划下的最长还款期由六年延长至十年,还息不还本的安排则由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另外,金融管理局与贷款机构会进一步增加计划的灵活性,尽量协助疫情下收入大减的人士。
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的门槛在今年5月至10月,会由400元降至200元。政府会就市民每月超出200元的实际公共交通开支提供三分之一补贴,补贴金额每月上限500元。计划下的补贴金额会增加约10.8亿元,估计每月惠及约380万名市民。
此外,政府计划宽减2021至22课税年度百分之百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上限一万元,全港201万名纳税人受惠。有关扣减会在2021至22课税年度的最终应缴税款反映。政府收入将减少131亿元。
政府也会宽减2022至23年度四季的住宅物业差饷,首两季每户每季上限1,500元,其后两季每户每季上限1,000元。估计涉及299万个住宅物业,政府收入将减少117亿元。
领取社会保障金额的合资格人士将获发放金额相当于半个月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在职家庭津贴安排相若。
其他单次措施包括为每个合资格电力住宅用户户口提供1,000元电费补贴,以及为参加2023年中学文凭考试的学校考生代缴考试费。
陈茂波并建议,由2022至23课税年度起设立住宅租金开支扣除,以减轻并没持有任何住宅物业的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纳税人租住私人物业的负担,每个课税年度的扣除上限为十万元。预计政府收入将减少33亿元。政府拟于今年第二季将条例草案提交立法会审议。
此外,优质教育基金已预留20亿元,由今个学年开始,推行为期三年的计划,包括资助学校购买流动电脑装置和可携式无线网络装备,供有需要的学生借用。政府并已在最新一轮防疫抗疫基金注资中额外预留66亿元,增设三万个有时限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