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变种病毒 力保动态清零

2021年12月28日

变种病毒Omicron快速蔓延,导致全球新冠疫情再趋严峻,部分国家更录得自两年前疫情开始以来最高的单日确诊个案数字;一些早前决定采取与病毒共存策略、全面放宽入境限制和社交距离措施的国家,近日亦要重新考虑收紧措施。香港近月一直透过严格的外防输入措施,力保本地个案的清零状态,一方面让市民的日常生活大致回复正常,另一方面为与内地逐步有序恢复人员正常往来(即「通关」)创造条件。至今香港可以说是力保不失,但面对变种病毒威胁,疫苗接种率必须进一步提升,方能为社区提供足够的保护力。

 

疫情发展

 

过去一个月本地疫情持续稳定,至今已连续80日没有录得本地个案;然而随着全球疫情近日升温,输入个案有所上升,12月25日单日就录得25宗输入个案。在香港严格的外防输入措施下,绝大部分输入个案都是在入境检测或强制检疫期间发现,没有流入社区;至于极少数涉及获豁免检疫的机组人员及机场工作人员的个案,经强制定期检测发现后,卫生防护中心已即时进行强制检疫、强制检测及追踪紧密接触者的工作,至今没有因此出现社区感染个案。

 

在本地疫情维持稳定之际,全球抗疫形势未许乐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各地确诊数字自10月中起持续上升,12月22日全球单日录得超过80万宗个案,已接近今年4月的高峰,而且似乎仍会进一步上升;其中欧洲就占超过45万宗个案,是疫情开始以来的最高水平,单是英国就录得每日超过十万宗个案的惊人数字。

 

全球疫情反弹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变种病毒Omicron快速传播,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录得Omicron个案,香港至今亦录得50多宗Omicron输入个案。根据专家的观察,Omicron的传播速度似乎比其他变种病毒株更快,按此趋势,Omicron势将取代Delta成为主流。虽然有人认为Omicron似乎引起重症的比率较低,但由于确诊个案大幅增加,部分国家的住院人数持续上升,对医疗系统造成相当压力。据报一些早前采取与病毒共存策略的国家,近日迫于无奈要考虑再次收紧社交距离措施,引起社会争议。

 

抗疫工作

 

香港一直争取维持本地个案清零,因此采取了十分严格的外防输入措施,而面对来势汹汹的Omicron,我们更是严阵以待。自上月起,我们将发现有Omicron个案的地区列为A组指明地区,并对个别A组地区实施加强监测,除原有非香港居民不得来港及香港居民必须已接种疫苗等要求外,曾逗留加强监测A组地区的抵港人士亦必须接受更严格的检疫及检测安排,包括须先到竹篙湾检疫中心强制检疫,期间须每天进行病毒检测,并由医护人员监察该人士的健康状况,之后由专车送到已预订的指定检疫酒店完成余下强制检疫期。我们最近亦已收紧民航客机的熔断机制,并收紧登机前核酸检测时限至48小时。我们明白有关措施对旅客造成不便,但希望他们理解,在全球疫情严峻之际,我们有需要以严格的措施减低变种病毒进入社区的风险,确保市民多月的抗疫成果不会付之流水,为「通关」创造条件,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保障市民的健康。

 

另一方面,使用「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的规定如期在本月扩展至所有受规管的餐饮业务处所和表列处所,运作大致顺利。香港健康码系统亦已正式开通,让市民尽早试用并熟习其功能,为日后通关做好准备,至今已有约70万名市民登记使用。考虑到有些市民,特别是长者对数码科技较为陌生,民政事务总署及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近日已走入社区,向市民介绍香港健康码、「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及提供技术支援。资科办亦为基层社团、同乡社团,以及慈善团体举行简介会,让它们协助其会员或服务使用者。此外,我们欢迎香港赛马会联同社福机构及本地流动通讯网络商,向合资格基层长者免费派发配备免费上网数据的智能手机。我希望社会各界以至每一位市民都出一分力,例如协助身边的长者掌握科技应用,让我们克服社会上的数码鸿沟,既提升整体社会抗疫成效,亦便利长者的日常生活。各项主要防控疫情的措施按时序列于下表:

 

日期

事件

11月26日

政府公布因应非洲南部地区的变种病毒个案(及后称为Omicron)收紧外防输入措施

12月3日

政府推出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首轮接种车到沙田、观塘、葵青及屯门,提供复必泰疫苗接种

12月6日

八间私营医护机构共24个服务点试行提供复必泰疫苗接种服务先导计划,扩阔复必泰疫苗的接种网络

12月8日

按全球最新疫情发展,政府要求所有从海外地区和台湾登机来港的转机旅客必须持有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

12月9日

使用「安心出行」流动应用程式的规定扩展至所有受规管的餐饮业务处所和表列处所

12月10日

香港健康码系统开通供市民申请注册帐户

12月10日

玛嘉烈医院和律敦治医院增设疫苗接种站;大埔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和荃湾仁济医院亦在12月30增设新冠疫苗接种站,令公立医院内的新冠疫苗接种站增至13个

12月20日

全球疫情因Omicron变异病毒株急速恶化,政府公布进一步加强外防输入措施

12月21日

政府公布由12月28日起收紧仍未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的政府雇员的检测要求,由现时每一星期检测一次收紧为每三日一次;并于明年2月中要求进入政府大楼和办公处所的政府雇员须出示新冠疫苗接种证明

12月24日

政府公布由明年1月1日起扩大疫苗接种计划,为所有已接种两剂疫苗满六个月的人士接种第三剂疫苗;为新冠康复人士接种第二剂疫苗;及为12至17岁青少年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疫苗接种

 

纵然香港的外防输入措施至今发挥理想效果,但变种病毒在全球肆虐,不能排除病毒会突破屏障,对社区构成威胁。我们必须把握外防输入措施为我们争取的时间,提高香港的疫苗接种率,提升社区的整体免疫力。现时政府疫苗接种计划已开展超过300天,接种科兴和复必泰疫苗的最低年龄均已降至12岁,但整体疫苗接种率只有约72%,70至79岁群组的接种率不足一半,80岁以上的群组更只有约两成。由于长者染疫的风险较高,现时的疫苗接种情况仍难言理想,希望市民能鼓励身边的长者,包括居于院舍的长者接种疫苗。

 

与此同时,由于变种病毒削弱了疫苗提供的保护,有必要为市民安排加强剂。政府已公布由明年1月1日起,所有完成接种两剂疫苗满六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士,不论之前接种的是科兴或复必泰疫苗,都可预约接种第三剂疫苗。有个别需要(如离港外游)并已接种第二剂疫苗最少三个月的人士,亦可前往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工作人员会视乎个别情况酌情安排提早接种第三剂疫苗;而属于免疫力弱人士,他们须于接种当天出示医生证明,才能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后四星期至三个月内,接种第三剂疫苗。至于接种一剂复必泰疫苗已满12个星期的12至17岁青少年,可由1月1日起预约和接种第二剂复必泰疫苗。

 

香港一直是接种疫苗最方便的地方之一,市民可以透过多种途径选择接种疫苗。除了已延长服务时间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市民也可选择到公立医院内的新冠疫苗接种站、医院管理局选定诊所、提供科兴疫苗的私家诊所、参与复必泰疫苗接种先导计划的私营医护机构,或新冠疫苗流动接种站,接种疫苗。现时我们欠缺的,是小部分市民接种疫苗的意愿。我们除透过不同方式鼓励市民接种,亦会适时考虑实行疫苗护照,即除了因健康原因未能接种疫苗的人士外,所有人士必须持有已接种疫苗的证明,方可进入某些特定的处所或进行某些特定的活动。其中,政府将在明年2月中在政府大楼和办公处所率先推行「疫苗气泡」,届时除持有有效医生证明书,证明其健康状况不允许接种疫苗的政府雇员外,所有因工作相关目的进入政府大楼及办公处所的政府雇员均须出示疫苗接种证明。

 

接种疫苗护己护人,亦可以为市民期盼的通关创造条件,更是走出疫境的关键。我再次恳切呼吁市民按政府的安排接种疫苗。

 

新年将至,谨祝全港市民身体健康,事事顺遂。

 

后记:我在今年7月的抗疫报告中介绍应用科技对本港抗疫的贡献,很高兴其中两个与政府抗疫工作有关的项目---「以香港综合数码健康平台达致新冠肺炎零感染」及「『居安抗疫』家居隔离监察方案」在本月中公布的第20届亚太资讯及通讯科技大奖勇夺殊荣。

 

(以上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228日在网上发表的文章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