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厦重建补地价先导计划月中推出
发展局宣布本月15日推出先导计划,以标准金额征收工厦重建涉及的补地价,为期两年,适用于1987年落成的工厦。此举为有关业主在恒常估价机制外提供另一选项,推动工厦活化。
该局表示,先导计划旨在通过公布一套标准金额,为重建工厦的土地契约修订补地价提供确定性,加快完成工厦重建所涉及的修契程序,从而推动工厦活化,让土地早日转型作更切合社会需要的用途,务求地尽其用。
局方解释,消防处1987年提高大厦消防要求,在此前落成的工厦消防设备相对简陋,对工厦使用者以至社会构成安全隐患,推动重建较执管或改善设备更能彻底解决安全问题。因此,先导计划以1987年前落成的工厦为活化对象。
先导计划简单清晰,将全港分为五大区,就工厦修契所涉及的三个用途,即重建前的工业/仓库用途,以及重建后的商业/现代工业、住宅用途订立标准金额,而有关金额经参考市场相关资料厘定。
地政总署本月15日将就先导计划执行细节发出作业备考,包括地契修订申请人如何行使以标准金额计算地价的选择权、适用于处理中地契修订个案的过渡安排,以及总楼面面积的计算方法,供业界参考。
先导计划由作业备考发出当天生效,为期两年。标准金额期内维持不变,其间工厦业主可根据修契前及修契后的用途和总楼面面积,按该等已公布的标准金额计算应缴地价,考虑是否申请修订地契以便重建其物业。
发展局强调,先导计划并非为业权人提供地价优惠,标准金额不是因应每宗个案订制,不会精准反映每宗个案的特点。如契约修订申请人认为以标准金额计算地价并不吸引,可选择以现行传统估价方式处理其个案。
2020年施政报告宣布,政府将推行以标准金额征收补地价的先导计划,这是继2010和2018年推出两轮活化工厦计划后另一鼓励工厦活化的措施。
截至2020年12月,两轮活化工厦计划接获60多宗重建申请,其中14宗已完成地契修订,约40宗已取得规划许可。至于150多幢工厦申请整幢改装,约140宗已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