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加强支援特殊教育需要学童

2019年7月14日

过去一星期分别是小学升中派位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放榜的大日子。一如以往,传媒争相报道多位「出炉状元」的辉煌成绩,但也不忘发掘不少考生的奋斗史。从电视和报章上,我们得知多位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DSE考生,如何成功克服重重障碍,最终获得理想成绩的经历,令人振奋。

 

根据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的资料,今年局方为3,084名有特殊需要的考生作出特别的考试安排,人数较去年增加超过15%,又为他们设立263个特别试场。不难想像,这些SEN考生由于不同程度的障碍,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从传媒的报道看到不少动人的奋斗故事,如何最终取得满意的成绩。

 

近年越来越多SEN学生可以升读大专院校。关爱基金由2015至16学年开始为就读专上课程而有特殊教育需要及经济需要的学生提供学习开支助学金。去年6月,扶贫委员会同意将此项目按现行的运作模式延续三年至2020至21学年。符合资助专上课程学生资助计划或专上学生资助计划申请资格的学生,如已通过入息及资产审查,以及已获专业评估确认有至少一项特殊教育需要,包括特殊学习困难、智障、自闭症、专注力不足或过度活跃症、肢体伤残、视觉障碍、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或精神病患,便符合获得资助的资格。

 

每名合资格学生于2019至20学年可在关爱基金下获发放最高8,910元的学习开支助学金,实际可获的津贴额须按其在学生资助处的入息及资产审查机制下所评定的资助幅度而定。助学金是以现金津贴的形式发放,受惠学生可根据其学习需要灵活运用有关资助。

 

上述有关今年为有特殊需要的考生作出特别的考试安排,较去年增加超过15%,这不一定反映我们的学生中有特殊需要的比例上升,而可能是反映社会对有特殊需要学生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上升了,亦可能反映我们近年加强对SEN学生的支援,令更多SEN学生能完成中学课程和参与DSE考试。

 

社会对有特殊需要学生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上升,可以从另一项服务的发展反映出来。我们于2018至19学年把为幼稚园或幼稚园暨幼儿中心有特殊需要学童提供的到校学前康复服务恒常化,原本预期到2019至20学年将名额增加至7,000个,便可大致满足需求。但可能是家长对特殊需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上升,亦可能是家长看到其他接受了这项服务的儿童的进步后,亦敢于为孩子申请服务,现在看来7,000个名额仍未能满足服务的需求。我们仍需要争取更多资源逐步增加服务名额,以达至零轮候的目标。

 

我们相信,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童越早提供训练与支援,成效便越好。由学前阶段开始,到小学至中学,透过不断训练与支援,我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SEN学生能完成中学以及在DSE中取得好成绩;再加上在大专时提供应有的支援,SEN学生能享有更平等的机会,发挥潜能,在社会上发光发亮。

 

(以上是劳工及褔利局局长罗致光 7月14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