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体育之旅
保龄球、网球、羽毛球等运动是不少人的日常消闲活动,然而,对特殊学校学生来说是新鲜事。为了让他们能参与多元的体育活动,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在本学年首度为特殊学校推出学校体育推广计划,吸引逾50所学校参加。
打保龄体验崭新
中度智障的俊权是中学生,他就读的保良局陈丽玲(百周年)学校参加了体育推广计划。该校师生获康文署安排到荃湾的保龄球场学习这项运动。
「教练教我投球的姿势,例如手要伸直,脚要弯曲。第一次来学习时,投球没那么准,这次打得较好。」
另一学生颖茵表示,保龄球这运动新奇有趣,投球的动作就像绘画,让她一试爱上。
香港智障人士体育协会注册教练李沛强负责教导特殊学校学生打保龄球。他说,为了让学生掌握个中技巧,教导的方法别具匠心。
传授技巧花心思
「我会教他们看待保龄球如苹果,用手持球时像用牙齿咬着苹果般,让他们有这个认知;球道则当作画纸,教他们运用保龄球和双手,在这张大画纸上画一条直线。」
李沛强认为,只要运用适当方法和说话技巧,特殊学校的学生同样能掌握运动技巧,让他们更添自信。
他也会采用特别方法,协助学生记着各式动作;事前了解学生背景,也有助沟通。
「如他喜欢踢足球,便告诉他保龄球只是足球重一点和用手投,引发他们思考,让他们理解这圆球是会向前滚的,然后再慢慢提升他们投球的准确度,他们便会乐在其中。」
李沛强的另一诀窍,是把一套完整动作分拆为逾百细项,逐一慢慢教授学生,也有不错效果;香港特殊奥委会的精英运动员便是通过这方式按部就班学习,数年后技术水平已出凡入胜。
投入运动更健康
带领学生参与保龄球训练的李丽贞老师说,计划既可鼓励特殊学校学生参与运动,强身健体,也提供机会让他们外出活动,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他们或患有自闭症,外出活动让他们和教练、机构职员互动等,增加与人沟通机会,改善社交技巧。」
学校体育推广计划涵盖逾十种运动,包括长跑、滚球、地板曲棍球、竞技体操、艺术体操、羽毛球、乒乓球、雪鞋竞走、网球、榄球。
活动包括由教练示范和讲解、参观体育场地和参与活动导赏等,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鼓励学生持续参与体育活动,建立健康活跃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