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 推动专上教育发展

2019年3月16日

谭铁牛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郑慧敏主席(香港恒生大学校董会主席)、郑慕智主席(香港恒生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何顺文校长(香港恒生大学校长)、张炳良教授(自资专上教育委员会主席)、各位教职员、各位同学、校友、各位嘉宾:

 

今晚我非常高兴出席香港恒生大学校庆日暨大学正名晚宴,和各位一同见证恒生大学踏入新里程,并分享大家的喜悦。

 

香港恒生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80年,由最初提供中学预科及文凭课程为主的恒生商学书院,至其后于2010年发展为提供学士及硕士学位课程的恒生管理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及努力,学院无论在管治及管理、学术环境、质素保证、研究能力及财政可持续性方面,均已达到一所大学应有的水准,因此于去年10月获得大学名衔,实在是实至名归。

 

特区政府一直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推动公帑资助与自资专上教育界别相辅相成的发展。为了向老师和同学提供更优质的校园环境及教学设施,政府自2006年起向恒生大学批出沙田小沥源院校用地及开办课程贷款,先后兴建多座教学大楼、康乐体育中心及学生宿舍。此外,政府透过一系列措施,包括配对补助金计划和自资专上教育基金等,为恒生大学增加资源以提升教学质素。近年来,政府也透过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资助学生修读切合本港社会和人力资源需要的课程,减轻他们的学费负担。

 

恒生大学积极为青年人提供更多接受专上教育的机会,为香港各行各业培育人才,成绩斐然。同时,恒生大学一直在学术定位和课程规划方面展现它专和精的地方,以回应香港社会的人力需求。恒生大学的大学之路,展示了私立大学如何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令香港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多元化,并让社会各界为高等教育共同贡献资源和力量,令学生受惠。我在此感谢恒生大学过去40年为香港所作的贡献,期待恒生大学在往后的日子继续稳健发展,为香港培育更多优秀人才。鉴于适龄的学生、即考DSE的学生人数下降,现在有个说法认为自资院校将「步入寒冬」,但我相信恒生大学生机勃勃,正如刚才Louisa (香港恒生大学校董会主席郑慧敏)所说,一定会越做越好。

 

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我祝愿恒生大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座各位生活愉快、身体健康﹗多谢各位﹗

 

(以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3月16香港恒生大学2019校庆日暨大学正名晚宴的演辞)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