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三历史建筑外部列法定古迹

2018年11月16日

政府宣布,古物事务监督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将香港大学冯平山楼、仪礼堂和梅堂三幢一级历史建筑的外部列为法定古迹,公告今日刊宪。

 

冯平山楼原名冯平山图书馆,为港大的中文图书馆,由已故的冯平山慷慨捐助兴建,1932年揭幕,1994年更名为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1996年新翼徐展堂楼建成,之后向公众开放。

 

冯平山楼由利安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楼高三层,立面以红砖砌成,并以花岗石石雕装饰。屋顶有大型玻璃穹顶,立面以大型壁柱、窗框、三角楣饰、矮墙和带饰线的檐口装饰。以实木精雕而成的旧门、窗户和其原装黄铜配件,至今犹存者众。

 

仪礼堂1914年启用,是港大直接管理的第二幢学生宿舍,以港大首任校长仪礼爵士命名。梅堂1915年启用,是港大直接管理的第三幢学生宿舍,以第15任香港总督兼港大第二任校监梅含理爵士命名。

 

仪礼堂和梅堂同由甸尼臣蓝及刼士设计,楼高三层,以红砖建造,立面设计雅致,建筑元素丰富,包括正门门口上方的弧形楣饰、粗面砖柱、多立克式柱头、窗沿、檐楣和栏杆。立面墙身饰有中式陶制漏窗,与红砖墙对比鲜明。中式金字屋顶铺上双层瓦片,具本地特色。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