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 应对贸易纠纷
继美国先前对来自内地的500亿美元进口加征25%关税,美国刚刚于9月24日开始对大约2,000亿美元从内地进口商品征收10%额外关税,在明年1月会上调至25%,令到不少人觉得中美贸易纠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另外,美国联储局刚宣布自2015年底以来第八次加息,而本港主要银行亦是12年来首次相继宣布加最优惠利率,这些对于投资者和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我们必会密切留意。
受美国这两次关税措施影响的货物,粗略估算,涉及内地经香港转口至美国的产品货值达1,345亿港元,虽然只占香港整体货物出口总值约3.5%,但是,中美贸易纠纷可能透过其他渠道间接影响香港的经济,除了令香港出口增长进一步放缓,连带投资和私人消费亦有可能减弱。
中美贸易纠纷对香港金融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现时内地企业占香港股票市场总值约三分之二,亦占每天总成交额约七成多,当内地企业的盈利前景因为美国的关税措施而转差,香港股市亦无可避免受到牵连而变得波动。虽然如此,香港一直拥有稳健的监管制度,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亦紧密合作,有能力应对股票市场的变化。
第二,香港银行与内地相关的贷款在2017年底为42,000亿港元,占银行贷款总额超过40%,有意见认为这在中美贸易纠纷升温的今天或对香港银行体系造成风险。然而,目前这些贷款约三成有实质抵押品或银行担保支持,另外三成则有其他形式的担保支持,而香港的银行在审批内地相关贷款时,一贯采取审慎的借贷标准。
第三,中小企业方面,中美贸易纠纷在中长期有可能影响银行方面的信贷。香港按证保险有限公司和工业及贸易署都有计划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保证。虽然这两个计划暂时看不到申请数量有大幅增加,特区政府会考虑几方面措施,例如看能否增加最高贷款额,会否有空间延长担保期等等,未雨绸缪,逐步处理。
第四,货币市场方面,如果中美贸易纠纷导致环球金融动荡,港股或会因为投资者对中国以至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而被抛售,届时港汇可能会因资金外流而转弱。目前香港的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而我们4,3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亦为保障香港的货币稳定提供强大后盾,我们会一如以往,密切留意货币和外汇市场的变化。
事实上,如果我们以一个更广更宽的角度去分析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就会发现,贸易差额只反映交易量,虽然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却反映在美国。从消费的角度看,中国的商品走进了美国,丰富了美国的消费市场,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选择和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素。
从生产的角度去看,由于中美两国处于全球产业链不同位置,中国企业更多的是赚取加工费,而美国企业从设计、零组件供应、行销等环节获得利益。一位英国学者今年在美国著名国际关系杂志《外交政策》发表的一篇文章里引述,以一台售价为999美元的iPhone X手机来算,它的总成本只是370美元,而来自中国的制造成本仅占其中的3%至6%,即11至22美元。
再者,在全球产业链当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产品零件,美国的单边保护措施,除了损害中国的利益,更损害了多个国家的利益。根据《华尔街日报》在本月的报道,iPhone 7的相机是日本的,存储芯片是韩国的,电源管理芯片是英国的,所以,美国征收的关税行为,实际上影响着有不同经济体参与的产业链。
最后,虽然在中美货物贸易中,美国是逆差,但在中美服务贸易中,逆差却在中国。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最大逆差来源地,且逆差快速扩大。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为541亿美元,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占有优势。
本月17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就请来了前美国副国务卿、前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分享他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佐利克曾于2005年公开演讲,支持中国参与世界贸易组织(世贸),希望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持份者,英文叫做responsible stakeholder,鼓励中国参与国际社会。
佐利克这次在论坛上明确表示,他不同意特朗普政府认为中国加入世贸是错误的,而且并不相信美国帮助建立有70年历史的国际秩序使美国处于不利地位。佐利克更表示,他并不同意当时奥巴马政府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提出的反对,他认为金立群行长追求透明、廉洁和良好的管治,让亚投行能够贡献于国际秩序。
然而,佐利克同时对中国的朋友提出一些忠告。他表示,美国对中国的担忧并不局限于特朗普政府,而是包括了政界、商界以及民间团体。如果有人觉得中美关系在美国中期选举,甚或是2020年总统大选之后,就能够回到过去,是不太现实的想法。佐利克指出,一些美国对中国的忧虑,包括对中国经济「国进民退」的担忧,对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营商环境不满,对《中国制造2025》的误解,以及对中国外交政策的顾虑,都会影响中美关系。
其实美国国内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有正反两面意见,而中国方面就明确表达了中方的立场。在此,我引述中国国务院在刚刚过去的星期一发表的《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白皮书中肯和明确地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和平与发展是民心所向。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推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维护并推动改革完善多边贸易体制。面对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增多的国际形势,中国不忘初心,始终与世界同行,顺大势、担正义、行正道,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保护主义升温,民粹主义抬头,中美贸易的紧张局势估计会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加上香港正逐步脱离超低息环境,而作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我们不免会受到影响。特区政府并不认同美国这些不符合世贸规则、损害多国利益的做法,并会继续和业界保持联系,多管齐下,严阵以待,将香港经济受到冲击的影响减至最低。
(以上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9月30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