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 壁画任君赏
提起行人天桥、行人隧道,一般印象可能停留在交通功能,较少想到赏心悦目的美术效果。路政署在八个行人流量高的地点引入主题设计,翻新美化,气象一新。负责设计的园境师希望繁忙的都市人能放慢脚步,从天桥和隧道的壁画中细味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路政署除了从安全及结构角度保养行人天桥和行人隧道,也在合适地点引入主题设计,进行翻新美化工程。
去年,署方选定筲箕湾、深水埗、秀茂坪、马鞍山、元朗、粉岭、将军澳、屯门共八个行人流量高的地点,在行车天桥桥墩墙身、行人天桥及行人隧道的墙壁、天花或上盖等处设定主题,加以美化,环境焕然一新。
配合环境 设计独特
其中,筲箕湾近东喜道一段东区走廊行车天桥下的公园以「绿荫闲情」为主题,桥墩在画笔下化身树木,丛林中小狗或闲躺、或嬉戏、或静候主人,虎斑蝶翩翩飞舞,到香港过冬的黑脸琵鹭刚好在上空飞过。
深水埗鸭寮街与福华街之间的两条行人隧道位处闹市,人潮如鲫。园境师在隧道天花贴上中华白海豚、绿海龟、水母等广告贴纸,让途人彷如置身宁静的海洋世界,浑忘生活烦忧。
粉岭联和墟近联安街的行人天桥则以「田野拾趣」为主题,利用楼梯和行人斜道旁的大幅墙壁作为画布,把北区自然美景和田园风光融入闹市,与繁忙街景相映成趣。
放慢脚步 细味生活
路政署园境师袁士能希望壁画有助改变行人的习惯,让他们放缓节奏,欣赏身边事物。
「城市生活节奏急促,都市人每日在石屎森林中营营役役,往往忽略了身边美好的人和事。这些壁画可令他们放慢脚步,细味生活和自然的美。」
路政署园境师、工程师和工程承办商在美化过程中紧密合作,克服不同挑战。
以深水埗为例,该两条行人隧道人流极高,施工安排尤其紧凑。路政署维修工程师郭锦雄说,工程要事前妥为部署,限于深夜时分进行。
「两条行人隧道贴上超过400平方米广告贴纸,工作人员只用了四个晚上。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作,准确无误,前期准备工夫十分重要。」
该署表示,日后会因应各区不同情况,考虑加入适当的景观设计。
市民经过这些天桥和隧道时,可用手机扫描现场二维条码,了解设计概念和背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