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早阵子,政府新闻网介绍了莲塘/香园围新口岸连接路工程,其中龙山隧道将会是全港最长的陆上行车隧道。而我在前个星期,也实地视察了另一条香港之最---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本港最长的海底隧道。
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全长约九公里,包括跨海高架行车道和穿越龙鼓水道、全长约五公里的海底隧道,为往来新界西北和大屿山提供最直接的路线。这条新干道通车后,由屯门南往返香港国际机场,行车时间预计可由现时约30分钟缩短至约10分钟,对于那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往返新界西北和大屿山的市民,所节省的时间更是倍数于此。新道路可以分流和改善屯门公路、汀九桥、青屿干线及北大屿山公路的交通,同时亦可提供一条通往机场的替代陆上通道。连接路通车后,新界西北的市民到大屿山工作将非常直接和方便。考虑到日后机场第三跑道落成、东涌新市镇扩建、港珠澳大桥落地人工岛的上盖发展、港铁小蚝湾车厂上盖物业发展、以至欣澳的填海和迪士尼乐园扩建等项目带来的就业机会,这连接路将会大大造福新界西北的市民。
连接路工程的海底隧道,是香港首次以大型隧道钻挖机在海床下进行兴建工程。工程所采用的其中一部钻挖机,直径达17.6米(足足有四辆双层巴士叠起的高度,或相当于六层楼的高度),全组机组总长120 米、重约4,000 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隧道钻挖机。大家可能不知道,工程的钻挖机惯例有个女性名字,这次工程团队就以明朝著名女军事家秦良玉为钻挖机命名,相当有意思。
工程团队告诉我,与传统的沉管建筑方法相比,利用隧道钻挖机建造海底隧道可减少挖掘超过1,000万立方米淤泥,显著减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这个崭新的隧道建造技术亦有其他好处,包括无须改动供电予机场的海底高压电缆、减低对龙鼓水道一带繁忙海上交通的影响、以及降低对中华白海豚海洋生态的影响。
隧道工程另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在地面为工程人员人设立的「加压生活仓」。由于在海床下钻挖时,隧道钻挖机前方的钻挖仓是处于高压环境(高达六倍大气压力),负责钻挖机保养工作的工人也要频密而长期地在高压环境下工作。承建商于是引进了香港首次采用的「饱和高压」技术,让工人轮班时在生活仓逗留28天,期间如常在内饮食、休息和睡觉(有点像在太空仓工作的太空人!),但他们呼吸的是氧、氮及氦的混合气体。「饱和高压」技术能让工程人员每天在高压环境下的工作时数由约一小时增至约六小时,大幅减少工程人员加压及减压的次数,从而显著减低工程人员患上「减压病」的风险,有效提升职业安全健康及工作效率。
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的工程规模庞大和非常复杂,包括陆上和海上的高架道路、隧道、隧道出入口的填海、土地平整、行人天桥、护土墙等,各组工程的设计和工程团队凭着专业知识和经验,齐心全力合作,一一克服当中的挑战。
我相信大家都明白基建的重要性。政府一直投放资源推动基建发展,希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方便市民出行、提升生活质素,并提升香港整体的效率和竞争力,同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活跃香港的经济。基建工程不管是交通建设或是造地建屋,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执笔之际,立法会财委会正审议沙中线的追加拨款,工务小组也刚通过将东涌新市镇扩展的填海和前期工程拨款提交予财委会。后者涉及填海造地约130公顷,当中约121公顷主要会用作提供约40,800个房屋单位,可容纳120,000人口,并提供商业用地和各项社区和休憩设施。这项工程亦预计可创造超过40,000个就业职位,是近期大型土地供应项目的重点,而且并不涉及迁徙工作,在时间掌控上将更确定,有利解决现时住屋短缺的燃眉之急!
有议员关注东涌填海的规模,我想重申基于香港的地理限制,适当的填海是增加土地的重要选项。事实上香港填海造地已有百多年历史,一直是增加土地供应并推动城市发展的有效方法。在1985年至2000年,我们通过填海创造超过3,000公顷土地,即每年平均约200公顷(2平方公里)。但在2000年至2015年间,透过填海产生的土地只有约690公顷,相等于每年平均40多公顷,下跌近80%,部分解释了目前我们面对土地供应紧拙的情况。
当然在考虑填海选址时,我们非常重视将对周边社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尽量减低。事实上,香港过往在维港以外填海有不少成功例子,例如沙田、马鞍山、大埔、东涌和将军澳,填海土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房屋和社区发展,让数十万户家庭得以安居乐业,改善挤迫的居住空间、配合人口增长及推动经济发展需要,实在是一举多得。现时立法会审批工程的进度「大落后」,我期望议员能够急市民所急,加快审批各项工程,让工程得以尽快开展,造福香港。
(以上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6月11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