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馆之宝: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借出「南极风铃石」,供博物馆展出。
镇馆之宝: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借出「南极风铃石」,供博物馆展出。
生命之源:
企鹅蛋可引发小朋友想象极地风貌,思考生命与环境的关系。
生命之源:
企鹅蛋可引发小朋友想象极地风貌,思考生命与环境的关系。
亲历其境:
大型投影屏幕13米阔,播放北冰洋考察片段。
亲历其境:
大型投影屏幕13米阔,播放北冰洋考察片段。
登峰造极:
李乐诗前后18次探索南北两极,四度登上珠穆朗玛雪域。(李乐诗提供相片)
登峰造极:
李乐诗前后18次探索南北两极,四度登上珠穆朗玛雪域。(李乐诗提供相片)
流离失所:
人类活动令两极冰雪融化,北极熊无冰可立。(李乐诗提供相片)
流离失所:
人类活动令两极冰雪融化,北极熊无冰可立。(李乐诗提供相片)
往事难忘:
李乐诗翻开画册,重温极地之旅。
往事难忘:
李乐诗翻开画册,重温极地之旅。
刻划入微:
李乐诗爱以画笔纪录极地冰川,融情入景。
刻划入微:
李乐诗爱以画笔纪录极地冰川,融情入景。
极地缘 环保梦
2014年03月23日
踏遍南北两极,登上世界之巅,极地探险家李乐诗目睹气候变化,深信保护环境刻不容缓。20多年来,她四出奔走,矢志设立极地博物馆,展出多次考察南北极及珠穆朗玛雪域所得的种种资料,希望访客从中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的影响,并反思香港应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为环保出力。今天,梦想成真,香港首间气候变化博物馆终于落户中文大学。
踏进博物馆,中国第一艘极地探险冰船「雪龙号」的模型便呈现眼前。李乐诗探险南北两极前后18次,希望藉破冰船的场景设计加强逼真感,让访客亲历其境,了解极地考察的工作环境。
一蛋一石 有始有终
「极地廊」展出李乐诗的队衣、搜集的岩石、化石、植物和动物标本,其中的皇帝企鹅蛋堪称珍藏,是她1991年考察南极时由生物学家馈赠。「太开心了,考察人员不能带走极地物件,但国家认可的除外。」
李乐诗说,小朋友看到这只企鹅蛋,便可运用想象力,追踪极地风貌。「由一只蛋去追寻企鹅的历史、环境的变化,从而认识极地的动物。作为考察队员,要认识极地的一事一物,包括石头和动物,因为一切互有关连。由气候到海水,都影响极地的生物。」
镇馆之宝则是一块重达数吨的「南极风铃石」。李乐诗指,这种南极常见的「片麻岩」历史悠久,大小孔口只要有风吹进,便会呼呼作响。「片麻岩」含「石榴石」矿物,打磨后可作手饰。「十多年前,我已看中这些石块,当时放在上海极地研究所。我跟他们说,待我开馆,拜托你送一块给我,作为镇馆之宝。」
南极居所 复制重现
自1985年起,李乐诗多次随中国考察队出征南极,一去往往便是半年。考察基地的居所由货柜箱改装而成,博物馆也依样复制,内里摆设都由李乐诗悉心指导。
在亚热带的香港想像极地天气,近乎夏虫语冰。李乐诗仍保留一张13年前由南极长城站传真回港的信笺,上书「香港酷热之下,南极洲长城站却是天寒地冻,雪花乱舞」。
历次远征,李乐诗爱以画笔描绘队友模样、冰山形态、动物结构,以至野外考察所需物资,制成一本本极地画册。她原为广告设计师、画家兼摄影师,故主张以艺术包装科学。「当时菲林要省着用,没有数码相机。我一坐下来就画。」
年逾七旬 永不言休
李乐诗自言平日没有时间重温这些往事,20多次考察拍下的三万多张相片仍有待整理。她已71岁,还在中大讲课,永不言休。「我注重学生的教育,再不传承,就没有时间了。趁我还记得,一定要把经历讲出来。」
李乐诗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唤起年轻人的环保热情,继续极地科研,造福未来。「我的期望很大,首先要让人们明白,地球不是只有香港。我希望学生放眼世界,有很多事情等待他们去做。
「他们可以当地质学家、探险家、冰川学家、气象学家。香港不少青少年很具创意,可以发明更好的仪器,在极地考察。」
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位于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康本国际学术园8楼,免费入场。查询可电3943 9632或3943 3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