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俊辉:多项措施打击借壳办学

2025年8月18日

近期社会关注未来数年是否会有大量双非学童报读香港受资助大学。署理教育局局长施俊辉接受《政府新闻网》专访时表示,暂时没有证据显示这类学生会在适龄入读大学时涌到香港升学。

 

施俊辉指出,政府的人口和学位估算规划一直把双非学童计算在内,当局也密切留意相关数据。

 

他以2005年出生的双非学童为例,这一批学童于2023年适龄报读大学。虽然2005年双非儿童的出生人数比前一年多出逾5,100人,但2023年以自修生身分报考文凭试的考生数目仅比前一年多600多人。导致这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双非学童不曾来港读书,也无意来港升读大学;二是他们早已来港接受教育。

 

谈及政府早前修订资助专上课程的申请资格,由2028至29学年起,受养子女须在港居住满两年,有意见希望提早实施,施俊辉认为现行做法合适。他解释,家长物色学校需时,新学年又快将开始,假如新规定提早一年实施,或会引起混乱。

 

对于外界关注学界出现「借壳办学」的问题,施俊辉表示,政府对此零容忍,会推出一系列短、中、长期措施应对。短期内,教育局将设立举报机制,严正跟进所有怀疑违规个案。若涉及内地中介或教育团体,局方会通报内地相关部门,寻求协助,双方也会加强沟通。

 

另一方面,教育局成立突击巡查小队,在9月和10月巡查高风险的私校,确保学校办学符合规定。中长期方面,教育局计划推出私校办学实务守则,并建立合规学校名册,方便家长查阅和选校。

 

施俊辉表示,内地家长如欲举报本地有问题学校,可透过电邮或电话联络教育局,包括学校所属的区域教育服务处。服务处设有四个分区,分别是港岛、九龙、新界东和新界西。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