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应对善后 减低暴雨影响
受热带气旋「杨柳」的外围雨带影响,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今日早上生效,多区因暴雨水浸。政府各部门全力应对和善后,减低恶劣天气对市民的影响,并向有需要市民提供适切支援。
政府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在信号发出后随即投入运作,各相关部门的首长级人员实时密切监察各区情况,统筹协调各部门处理水浸、山泥倾泻、塌树、道路阻塞等。
渠务署今早6时35分启动紧急事故控制中心,派遣110队紧急应变队伍,动员约410人和多部强力排水机械人处理市民求助,清理水浸,重复巡查和清理全港约240个因淤塞而容易水浸地点,截至下午5时已确认六宗水浸个案,全部于一至两小时内完成处理和清除积水,受水浸影响的道路已回复正常运作。
土力工程处于天文台发出山泥倾泻警告后,迅速启动紧急控制中心。截至下午6时,土力工程处接获三宗位于鸭脷洲、荃湾和大屿山的山泥倾泻报告,已安排人员视察。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生效期间,位于屯门的新界西堆填区和曾咀灵灰安置所附近马路水浸,并有树木倒塌。环境保护署即时安排人员清理堵塞的雨水渠和移除塌树。环保署位于深水角的北大屿山废物转运站部分范围也出现水浸,磅桥一度单线双程运作。该署派员检查渠道和加开水泵,迅速使转运站回复正常运作。
消防处截至下午2时共处理13宗有人被困升降机报告、36宗自动报火警系统报告、六宗树木倒塌报告、一宗山泥倾泻报告,以及四宗水浸事故报告。
路政署辖下市区和新界紧急控制中心在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生效后迅速启动,协调处理紧急道路事故的工作,包括与土力工程处协作,在南区发生山泥倾泻的位置清理山泥。该署也与渠务署协作,在各区水浸路段迅速清理被泥水和杂物堵塞的路旁集水沟,并即时重开受影响路段。
运输署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在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生效期间提升级别,密切监察全港各区主要干道、隧道、桥梁等重要道路的交通和运输情况。协调中心加快评估暴雨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并与相关部门和公共运输服务营办商紧密沟通,督导和协调公共运输服务。
暴雨期间,前线警务人员坚守岗位,封锁高危区域和协助受困市民撤离,也密切监察交通状况,协助处理因水浸被困的车辆,以及清理淤塞渠口,疏导交通。
民政事务总署开放11个临时庇护中心供有需要市民入住。该署紧急事故协调中心即时运作,协调各区工作和传递信息,迅速跟进各项紧急事故报告。各区民政事务处启动相关应对工作,包括协调其他部门和机构支援,并动员区议员、地区三会委员,以及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向区内易受水浸影响的居民发放最新天气资讯。
房屋署联络中心在暴雨期间启动。截至下午4时,中心收到13宗住户查询,已迅速提供协助。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生效期间,该署接获五宗辖下工地附近斜坡或渠道雨水涌入的报告。工程团队迅速跟进,并在安全情况下安排工人协助,将地盘积水排进附近沙井,以免涌出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