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香港机遇大于挑战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正值经济转型期,但在「一国两制」下,机遇大于挑战。展望未来,特区政府重点工作在三方面,包括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和着力改善民生。
以下是行政长官李家超7月1日在会议展览中心出席香港特区成立28周年酒会的演辞:
各位嘉宾、各位市民:
今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8周年的大日子,也是本届政府上任的三周年。三年来,政府推动改革,我们建立了安全和稳定的香港,我们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陆续见到成果。
我改变了政府文化,建立以结果为目标的政府。我们完成了《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的宪制责任,完成历届政府想做而未能达成的历史任务,我们重建一个安全的香港;今年在最安全城市排名里面,香港排名全球第七。
我们全力处理土地房屋问题:公屋轮候时间由6.1年下降至5.3年,缩短约九个半月;打击滥用公屋,多收回约8,700个单位,等于近11座公屋,等同省回约87亿元建筑费;我们快速兴建简约公屋,今年会有约9,500户入伙,让9,500个家庭即时解困。
本届政府上任以来,香港经济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家庭收入以中位数计增加3,000元,上升超过11%。我们重视劳工权益,落实取消强积金对冲,最低工资由两年一检改为一年一检。
我们强化互联互通,协助生物科技和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定稳定币发牌制度,优化了上市程序,提升金融竞争力。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上升一位,稳居世界第三。
我们着力抢人才、抢企业、招商引资,已经抵港的专才、高才、优才超过21万人,有助提升香港竞争力。我们引进了84间从事前沿科技的重点企业,带来约500亿港元投资,创造超过20,000个职位。我们简化公司迁册机制,两间国际保险大行即时表示会迁册香港。香港的世界竞争力排名连续两年上升,由世界第七升至世界第三,人才竞争力排名重回十大,上升七位至世界第九。
香港正值经济转型期,面对着挑战和机遇。在「一国两制」之下的优势,香港机遇大于挑战。展望未来,我们的重点工作会在三方面:
第一,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我们会统筹好安全和发展。在「一国两制」下,我们会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并把握国家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力拼经济、谋发展,帮助企业升级转型,拓展内外销市场;我们会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开拓新市场、新机遇,强化全供应链服务,做大、做深区域贸易,抵销过分依赖单一市场的贸易风险。我们会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扩大数字贸易,推动本地企业发展,同时引进技术和产业,继续抢人才、抢企业,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第二,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北部都会区占香港面积约三分之一,人口亦将占三分之一,是香港发展的新引擎。我们会引入新理念、新办法,拆墙松绑,结合市场力量,提速提效,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新田科技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香港园区,以产业发展为重点考虑,以创新科技为核心,吸引全球科研人才和创新资源集聚,促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建设,带动香港整体发展。
第三,着力改善民生。我施政的目标,是让市民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居所,青年有更好的发展,长者有更好的照顾,市民安居乐业。
特区政府会持续在住屋、医疗、教育和福利等方面改善民生,提升市民生活质素。我们会继续加快公营房屋供应,进一步缩短公屋轮候时间;确保简约公屋如期供应,以解燃眉之急;取缔劏房的合规简朴房有望明年3月开始进行登记。政府会继续深化医疗体系改革,加强公营和基层医疗服务。我们会继续实践精准扶贫理念,聚焦帮助排在队尾最需要帮助的人。在交通方面,政府会推进落实运输基建发展蓝图,全力推动各铁路项目,包括洪水桥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北环线支线和区内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等。
常言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我们宁愿做艰难的改革者,都不能做安逸的停滞者。现今地缘政治风云变幻,不确定性不断增加,香港可提供给世界的正正是安全和发展的确定性。这些确定性是现今世界需要和渴求的。国家机遇和世界机遇都围绕着香港,只要我们把握好机遇,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和竞争力,改革求进,创新创造,凭着香港人的智慧和经验,我有信心,东方之珠一定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多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