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劳工政策保障本地人优先就业

2025年6月28日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政府输入劳工政策的最大原则,是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然而,若本地工人无法填补企业经营缺口,输入劳工是其中一个让企业继续经营及扩张的替补办法。

 

输入劳工仅占整体劳动力约1%。孙玉菡认为,在确保本地工人优先就业的前提下,应容许企业有需要时输入一定数量的非本地劳工。

 

孙玉菡今日出席2025年第二季香港国际人才职业博览会后会见传媒时指,饮食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雇主若要申请输入劳工,必须先进行四星期本地招聘。若本地求职者增加,雇主大部分申请的输入劳工职位或可由本地人出任,政府便可批出远较原先申请为低的外劳数目,甚至不必批出有关申请。

 

他又指,不管经济情况如何,洗碗工等岗位均长期面对人手短缺,输入劳工在这类工种会扮演较大角色。此外,以厨师为例,近期香港出现多家外省菜或其他国家菜式的食肆,难免要聘请一些地道厨师。透过输入劳工计划,有关企业可发展得更快,继而为本地工人创造更多职位。

 

另外,孙玉菡表示,当局尤其关心中年至银龄人士的就业情况,也鼓励市民再就业。政府去年起推出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40岁或以上、离开职场三个月或以上人士,若重投职场并连续完成六个月全职工作,可领取最高一万元津贴,连续完成12个月全职工作更可再获最高一万元津贴。每名合资格人士在计划推行期间可获发再就业津贴的上限为两万元。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