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落马洲环评报告获有条件批准

2024年5月17日

(可按这里收看整个记者会的手语翻译短片。)

 

环境保护署有条件批准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批准条件包括落实生态缓解措施、成立环境监察小组等。环保署署长徐浩光表示,期望相关发展达致可持续、宜居、城乡共融,以及人类与自然共融。发展局欢迎有关决定。

 

徐浩光今日在记者会上提到,土木工程拓展署2月2日至3月2日将有关环评报告公开予公众查阅,其间收到50份意见;环境谘询委员会辖下的环境影响评估小组3月18日详细讨论环评报告和公众意见。

 

环评报告开展公众查阅以来,环保署先后四次参与土拓署与环保团体的会议,听取环保团体对环评报告、优化缓解措施和补偿方案的意见。环谘会4月22日一致通过建议环保署有条件批准环评报告。

 

徐浩光指出,环保署已详细研究报告,并接纳透过避免对拉姆萨尔湿地、米埔陇村和米埔村鹭鸟林地造成影响,透过改善塘壆、调降鱼塘水位、需要时进行杂鱼放养等,创造环境容量,弥补因发展造成的生态和渔业影响,令相关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承载力没有净减少。

 

此外,环评报告建议其他缓解措施,例如保留靠近落马洲管制站、阔300米的雀鸟东西飞行廊道,以及阔70米的米埔陇村鹭鸟林雀鸟主要飞行路径、沿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划设35米非建筑用地的生态界面、朝向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方向采用递减梯级式建筑物高度,以及建立生态走廊以优化和支持欧亚水獭于落马洲、三宝树、内后海湾一带的活动等,达致有效缓解对鹭鸟林、雀鸟飞行廊道和路径、欧亚水獭等生态影响。

 

徐浩光说,生态调查主要目的包括填补现有生态环境资料不足之处,并确认和评价生境及物种的生态价值;环评报告的生态影响评估已考虑所有相关文献及研究资料、数据和工程项目的生态调查纪录。

 

环评报告的批准条件主要包括要求土拓署提交详细设计和实施计划以落实生态缓解或优化措施、在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生态友善鱼塘建造工程展开前不得展开填塘工程,以及成立环境监察小组。

 

徐浩光希望发展项目达致提升整体生态功能,令人和自然共融,长远做到保育、教育,甚至发展生态旅游。

 

发展局欢迎环保署决定,指土拓署会全力跟进相关附带条件,并已着手筹组环境监察小组,又会与渔农自然护理署成立工作小组协调填塘工程与湿地保育公园的推展进度。政府计划今年下半年为新田科技城首阶段土地平整及基建工程申请拨款,目标在年底展开工程。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