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自动泊车系统下月投入服务

2024年3月23日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撰文指,位于深水埗通州街的全港第三个公众自动泊车系统下月投入服务。系统设四个四层高的载车架,提供52个自动泊车位,是现时全港最高的拼图型自动泊车系统。

 

以下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3月23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位于深水埗通州街交界、全港第三个公众自动泊车系统即将在4月内投入服务。我早前前往视察,欣悉运输署同事精益求精,在参考荃湾海盛路与白石角科城路两个项目的经验后,持续改进不同细节,为驾驶者带来更好的智慧出行体验。

 

全港最高自动泊车系统

 

深水埗通州街的自动泊车系统共有四个四层高的载车架,提供52个自动泊车位,是现时全港最高的拼图型自动泊车系统。自动泊车系统除可在有限的空间向高空发展,相对传统停车场,最多可在相同大小空间增加高达一倍的泊车位。

 

细心设计体现以民为本

 

全港首个公众自动泊车系统在2021年登场,今次项目与过去两个项目同样采用拼图型设计,透过载车板垂直升降、左右横移来移动车辆至车库。不同的是,今次的系统引入了「快思逻辑」(Fuzzy logic),让系统不限于将车辆移至预设的指定位置,而是自动选择当时系统内的最佳停车位,泊车或取车过程只需约两分多钟,比较在传统多层停车场搵位、泊位、方便快捷及环保得多。

 

系统载有负重感应器,当司机泊好车、离开座驾,并于控制台确认完成泊车程序后,系统感应到重量减少及确认闸门已关上才会移动。今次的系统在安全系数方面亦再升级,泊车位的闸门由半开放式上下移动,改为全封闭的左右趟门防止儿童或宠物误入。闸门内外都设有等身高的光学感应器(俗称「光刀」),即使有身型较小的小朋友或宠物经过,都可以感应到。

 

系统另一亮点就是载车架上方增设的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一方面为停泊的车辆提供上盖,遮风挡雨;二来太阳能板所产生的电力可让电力公司回收。就连用以升降的吊链都有「细节位」:载车架内的升降吊链用料特别,无需加添润滑油,非常乾净,可以避免驾驶人士在泊车、取车时意外弄污衣物。

 

自动泊车系统不但能腾出更多空间,有效率地增加泊车位数量,同时便利市民泊车。运输署负责的自动泊车系统将会陆续推出,相信在地少人多的香港,自动泊车系统将会越来越普及,让更多驾驶人士体验到自动泊车系统的好处。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