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汉豪网志谈树木种植和护养
发展局最近对路旁树木的种植和护养工作提出十项优化措施,局长甯汉豪在网志介绍部分重点。其一是局方今年会为新种树木制定最低泥土容量和土壤深度要求;其二是配合环境挑选种植的品种,务使植物能适应;其三是更广泛应用科技管理树木,利用仪器检查树木内部,定期评估风险。
甯汉豪指,政府致力于推动绿化工作。过去十年已种植约500万棵树和超过6,200万棵灌木及其他植物。局方会继续为香港持续发展更绿化的环境,提升居住环境质素。
以下是发展局局长甯汉豪4月16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附短片):
树木是宜居城市的重要一环,既提供舒适的树荫和赏心悦目的景观,亦有助缓和气温、改善空气质量等。近期,发展局检讨了现行树木管理的安排,并对路旁树木的种植和护养工作提出了十项优化措施。今次,我邀请了发展局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的同事为大家介绍当中的重要措施。
为新种树木制定最低泥土容量和土壤深度要求
路旁种植的树木不仅美化街道、为行人遮荫,亦可作为行车路和行人路之间的缓冲区,过滤车辆的废气,因此许多国际城市的林荫大道都采用了这种安排。
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的园境师施奕蓝表示,足够的空间能让树木根部健康生长,并有助增强它们的抗风能力,发展局早于2012年公布新标准,规定新道路工程项目必须预留最少约两米阔、无地下管道的空间作为绿化带。此外,我们会在今年制定指引,就新种植树木的土壤体积和深度订立要求。
植树有方•因地制宜
我们一直提倡以植树有方•因地制宜为规划种植的原则,选择的树木能配合设计需要外,亦需配合种植的环境,例如在海边的地方种植,需要选择能够抗风、抗盐的植物,包括细叶榄仁等;在狭窄的街道种植,则会选择一些较细小的树种。为了给街道增添色彩,我们亦会采用花朵灿烂和有特色的树木。
种植合适原生植物 增加生物多样性
十项措施中,除种植树木外,还包括如何护养树木,以及有系统地进行风险评估,以减低树木倒塌风险,有助保障公众安全。
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的树木管理主任梁芷茵表示,香港在早期植林时,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引入了一些外来树木物种,例如台湾相思。尽管台湾相思有助提高山坡的稳定性,但随着这些树木开始老化,其安全隐患亦相应上升。树木管理部门适时推行优化措施,以合适原生植物替代,既能保障公众安全,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更广泛应用科技管理树木
在日常的树木检查中,树木管理部门除了使用目测法和一些常用的设备外,如有需要,亦会使用深入检查的仪器,例如微钻探和声波断层扫描仪等,以协助检查树木内部情况。同时,我们试行利用声纳装置来侦测一些树木根部生长的范围,以作树木风险评估的参考。
采取适当的风险缓减措施
各树木管理部门除日常护理外,每年还会按照《树木风险评估及管理安排指引》,在风雨季节前检查人流车流较高地区的树木及采取适当的风险缓减措施,例如移除枯枝、修剪树木、治理病虫害、以钢索稳固树木等。我们现已更新指引,包括要求部门更好地应用科技协助检查和管理树木,加强执行风险缓减措施和增加树木风险评估的审核。
我们亦把定期检查高人流车流道路旁树木的工作逐步扩展至乡村道路旁未批租和未拨用政府土地的树木,以保障市民安全。此外,20万棵行人路旁树木已安装了二维条码树木标签,以提供树木基本资料及方便市民报告问题树木。
就路旁树引进合适性及可持续性评估
现时,发展局正安排顾问进行研究,参考海外经验,以厘定路旁树木合适性及可持续性的准则。目前,那些路旁大树未有迫切风险,但长远而言,城市持续发展,就树木是否有足够空间生长,我们希望就不同情况制定合适的改善措施和跟进方案。
提升树木管理人员的能力
我们也积极提升树木管理人员的能力,透过城市林务发展基金下的学习资助计划和见习生计划,吸引更多新人加入树木管理行业,同时鼓励在职从业员进修。
私人土地的树木管理
私人物业范围内的树木由业主负责护养,而树木管理办事处一直积极为私人物业业主提供协助,例如每年发信提醒业主聘请合资格的树艺师进行树木风险评估,并采取适当的风险缓减措施。除了举办讲座和工作坊外,树木办最近在网页增加新的资讯,以动画方式生动地向大众讲解树木护理等知识。
政府一直致力推动绿化工作。过去十年间,已种植约500万棵树及超过6,200万棵灌木和其他植物。我们将继续寻找更多合适的机会,为香港持续发展更绿化的环境,提升居住环境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