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装公屋 提供逾三千隔离单位

2022年2月26日

医护、检测与相关支援人员在抗疫前线,与第五波疫情奋战,政府各部门同事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倾力以赴,尽力缓减医疗系统压力。房屋署在维持公共屋邨正常服务及建筑工程如常进行的同时,亦动员一切力量,在短短十多天内,将三座新建公屋大楼改装为社区隔离设施,务求尽快让设施投入营运,提供3,000多个单位,协助切断社区传播链。

 

改装工程的每一天

 

皇后山邨第1座(皇溢楼)、第7座(皇澄楼)及荔景邨恒景楼共约50多人的建筑团队,在2月14日得知三座大楼需要用作改装成社区隔离设施,旋即拟备工作方案。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改装工程及安装所需设施。

 

一般家居装修工程都需以月计的时间,当中包括设计、订购物料、进行工程。但为压缩时间,房屋署的团队在首天即连同政府相关部门,包括政府物流服务署、机电工程署、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保安局、食物及卫生局等确定改装设计方案,并同步开始改装工程及订购相关物资。

 

团队其中一个最大挑战,是社区隔离设施必须配备指挥部、医疗站、保安及清洁运作区和工作室,因此需要将皇后山邨地下约12,000平方呎、恒景楼约3,600平方呎的公用地方改装,由零开始建立各部门的联络人名单,设计空间分配表、技术规格要求及与各部门协调用家的要求。房屋署同事借镜了火炭骏洋邨于2020年初改装为临时检疫中心的经验,将整个落实设计的过程压缩至三日。承建商亦尽量配合,由接到任务的首天已起动进行基本改装,与房屋署的建筑团队互相配合,边做边修订,同事们甚至形容,改装工程的复杂性与密集程度前所未见。

 

逾十万个物流项目

 

3,000多个隔离单位的基本配备包括灯泡16,000多个;床架、床褥、被铺及被套、床单、枕头及枕头袋、摺椅各10,000多件;热水炉、电视、热水壶、风筒、风扇、拖板各3,000多个;还有衣柜、衣架、摺枱、电视枱、摆放门口接收食物的胶椅、窗帘、浴帘、地拖、扫把等等清洁及日常用品,总共超过十万件物品。政府物流服务署连日火速订购了大量物资,但更具挑战的是如何将这些物资有序地运抵各座公屋大楼,再送上各楼层,分配至各单位进行安装,并将包装垃圾运走。

 

鉴于短时间大量物流对周边道路及空间造成的压力,为尽量减低对皇后山邨及荔景邨现有住户的影响,房屋署亦尽量减少占用公共空间及车道。房屋署与政府物流服务署连日协调,尽量理顺货运的时序编排,让物资有序运送到各座大楼地下,并细分上落大楼的人流安排及电梯管制。每个环节稍有阻滞,必然导致冲突和延误隔离中心的改装工作。幸而地盘人员、承建商、供应商、送货及安装人员互相紧密配合,并不畏风雨,连续多天通宵达旦工作,无间断安装各项设备,务求尽早改装好隔离设施交予有关部门运作。

 

跨出专业界线 各单位风雨同路

 

用不足两周时间将社区隔离设施准备就绪,日以继夜在十多个社交平台群组游走、协调是无可避免的事情,更重要是互相补位合作,才可以众志成城。房屋署的建筑团队,在这段时间亦跨出专业界线,协助处理物流、补给等管理工作,同时有赖骏洋邨的同事分享经验、屋邨管理的同事分担工作、运输及房屋局辖下的独立审查组支援处理入伙纸的流程,团队才能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关键日程。

 

前线协助改装及运送物资的同事亦真正风雨同路。在赶工的关键一星期,天气突然转冷,位于粉岭的皇后山邨的温度较市区更低几度,连续多天的气温徘徊在六、七度左右,每天都几乎寒风有雨,而为赶工序,他们也不知错过了多少次午餐、晚餐。

 

虽然地盘出入人数众多,有感染风险,工作团队仍全力赶工。而为保障同事健康,我们亦安排了快速测试包给予同事及承建商每天检测,尽力阻截病毒散播。

 

隔离设施下周投入服务

 

由2月14日至今只有12日,房屋署与各政府部门及承建商陆续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皇后山邨第1座(皇溢楼)已于2月24日交予保安局作日后营运,而第7座(皇澄楼)及荔景邨恒景楼亦预计于日内交收。团队各兄弟姊妹在艰难任务的重担下仍士气高扬,我只能感谢再感谢。面对来势汹汹的第五波疫情,我呼吁大家共同抗疫,齐心协力,尽量留家、减少社交接触、接种疫苗,以期一起克服疫情,走出「疫」境。

 

(以上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226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