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机遇 经济新动力
(可按这里收看行政长官发表施政报告整段附有手语翻译的影片。)
施政报告提出多项措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包括改善上市机制、扩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绿色及可持续金融业、建设「智慧港口」等。政府并计划重启修订《版权条例》工作,以更新制度配合数码环境。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社会恢复安全稳定,香港现正处于经济发展新起点。《十四五规划纲要》、前海方案等为香港企业和专业服务提供者带来无限机遇。香港将用好中央支持,提升香港在十四五规划中八个中心的国际竞争力,为香港开拓更美好未来。
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方面,政府会支持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进一步改善上市机制,以及在征询市场意见后在香港设立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上市制度。
政府会研究提升发行和交易人民币证券需求、容许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币计价等具体措施,又考虑宽减税务吸引家族办公室落户香港,提升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地位。
政府也会支持港交所与广州期货交易所就碳排放交易相关金融产品开展合作,并评估将香港发展为区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提升香港作为区内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又会推动跨境金融科技,与内地积极研究建立一站式沙盒联网,利便粤港澳三地的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测试跨境金融科技应用项目。
政府会与业界合作研究推动「智慧港口」发展,推动航运和港口业于业务流程和运作上更广泛应用数码科技,并进一步延长会议展览业资助计划的有效期至明年年底,同时优化计划细节,为业界提供即时和更到位的支援。
《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林郑月娥表示,政府会从多方面推动香港知识产权贸易发展,包括提升知识产权署的实质审查能力、与内地当局研究把《专利合作条约》适用范围扩展至包括原授专利制度等。
政府也会就更新版权制度谘询公众,目标在下一届立法会提交修订《版权条例》的条例草案。
林郑月娥表示,政府重视香港营商环境,一直与本地和驻港外国商会保持沟通,并回应他们的关注。据当局观察,《香港国安法》已颁布实施一段时间,初期引起的外商关注已大幅减退,目前他们最关心跨境人员往来的限制。
根据最新年度调查,母公司在海外或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和初创企业数目今年同创新高,分别达9,049家和3,755家,可见疫情和部分西方媒体对香港情况的偏颇报道均无损香港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