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资源循环新蓝图公布
政府公布《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以「全民减废‧资源循环‧零废堆填」为愿景,提出应对直至2035年废物管理挑战的策略、目标和措施。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公布新蓝图时表示,政府将与业界和市民共同迈向中、长期两大目标。
中期目标是通过推行都市固体废物收费,把都市固体废物的人均弃置量逐步减少40%至45%,同时提升回收率至约55%;长期目标则是发展足够转废为能设施,长远摆脱依赖堆填区直接处置废物。
政府会推进全民减废、分类回收、资源循环、支援业界、协同创新和教育推广六大主要行动,建设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的绿色生活环境。
黄锦星感谢各界持份者就制定长远策略蓝图给予宝贵意见。他说,政府会担当更积极的角色,进一步推动多项政策法规,尤其是有效推动减废回收的都市固体废物收费项目。
当局也会就塑胶饮料容器推展生产者责任计划及分阶段管制即弃塑胶餐具建议谘询公众,并会考虑处理其他单次使用塑胶的需要。
为加强回收物中央收集服务,进一步鼓励全民减废回收,培养市民的绿色生活习惯,环境保护署正持续扩大18区的社区回收网络。各区的回收环保站、回收便利点和回收流动点陆续投入服务,组成全新社区回收网络,为市民带来崭新的乾净回收体验。
此外,为更有效将废物资源化,构建循环经济,环境局会加强支援回收业界,并提升本地转废为材或转废为能的能力,适时建立所需基建设施,缔造更可持续、更低碳的废物处理方式,以迈向零废堆填的长远目标。
政府于2013年5月发表《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13至2022》,通过政策及法规、社会动员及投资基建设施三大范畴,提出多项措施,以达到惜物和减废的目标。除落实都市固体废物收费的条例草案正在立法会审议外,其余行动已全部落实并取得进展,政府更额外推出多项措施。行政长官于2020年施政报告中公布,政府会推出新一份废物管理长远策略蓝图。
黄锦星说,承接2013年发表的资源循环蓝图,以及过去众多的减废回收工作,政府需要制定因时制宜的废物管理长远策略。
他指,面对外围回收市场逆转、废物弃置量仍未下降,以及香港土地资源紧绌等挑战,政府需要加大力度推动全民减废和推行措施以达到更具规模的减废回收,进一步把废物资源化,除有助建设循环经济,更可创造就业机会,并有助减碳以应对气候变化;长远本港必须制定策略逐步摆脱过度依赖堆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