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劳动人口的现况与将来

2020年9月20日

未来人口的变化

大家或许有留意到在9月9日,政府统计处公布了2020至2069年的人口推算结果,而上一次是三年前公布的2017至2066年的人口推算。令我特别留意到的是一个年份的变化:香港人口高峰在这次推算是2041年,较2017年公布推算的2043年提早了两年。这意味着在过往三年香港人口的趋势变化,令未来人口提早收缩。

 

未来劳动人口的变化

似乎较少人留意到政府统计处在9月9日,亦公布了2020至2069年的劳动人口推算。我作为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关心的问题除了人口高龄化的趋势外,便是劳动人口的变化。今日主要集中讲劳动人口有关的议题。

 

上一次公布的劳动人口推算亦是三年前,当时的主要结果是劳动人口(不包括外籍佣工)到2019年至2022年间在367万至368万的高点横行,然后开始下降。在最新公布的数字,若单以人口结构及劳动参与率的长期基本趋势推算,结果与三年前的推算应该没有明显的分别,但由于2019年的下半年经济快速下行,实际的数字便出现了变化。2019年的劳动人口已由2018年的366.2万下降至363.9万,而2020年上半年,劳工巿场受到疫情的打击,劳动人口更进一步减至354万人。现时仍难估计上述影响何时会消退,而部分离开了劳工巿场的人士,是否会在经济好转时重投劳工巿场,亦是难以预计。一般而言,要就业人士推迟退休留在岗位,总比要一个已退休一段时间的人重新上岗容易。在过往,我们就香港人力供求推算中,已预期到2022年后,人手短缺将会进一步恶化。换言之,如果这些在这段时间提早离开劳工巿场的人士,在经济复苏后不重投劳工巿场,香港的人力短缺情况将会比早前估计,更加严重,甚至会为经济复苏拖后腿。

 

近月劳工巿场的变化

另一个相关的是于9月17日刚公布的劳工巿场的数字,大家当然留意到失业的数字。我在这里想提出的则是劳动人口数字的变化,以下图表是近期公布的劳动人口及就业人口的数字,这部分的数字包括了外籍佣工。

 

表一:4至8月的三个月移动平均数

 

平均劳动人口

平均就业人口

4月至6月

3,861,100

3,620,400

5月至7月

3,879,500

3,637,000

6月至8月

3,888,800

3,640,400

 

从上表中,我们最简单可以观察到两点:

 

(一)劳动人口持续增加

(二) 就业人口亦持续增加,亦即劳工巿场上的工作亦有持续增加

 

要留意一点,由于菲律宾和印尼的疫情,以及我们在香港所采取减少外佣来往原居地与香港的多项措施(注一),近月香港外佣数字有明显下降,为免将数字分析得太复杂,这里只说明一点:本地的劳动人口及就业人口的增幅,实际上比上表所显示的增幅为高。

 

就如我在另一篇网志讲解如何阅读三个月移动失业率平均数,阅读上述数字都要掌握一些基本数字分析方法。我们可先看4月至6月和5月至7月的数字比较。

 

表二:7月相对4月的变化 

 

平均劳动人口

平均就业人口

4月至6月

3,861,100

3,620,400

5月至7月

3,879,500

3,637,000

三月移动平均数的增幅

18,400

16,600

 

劳动人口

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

7月相对4月的增幅(注二)

55,200

49,800

5,400

 

从表二所见,由4月至7月,香港的劳动人口增加了5.52万人,而就业人口增加了4.98万人。换言之,7月相对4月的失业人口便增加了5,400人。在这段期间,由于劳动人口增加较就业人口增加快,所以除了失业人口增加,未经季节调整的失业率都会增加。由于绝大部分的大专及中学毕业生若进入劳工巿场,都会是在5月至7月之间,所以上述现象令7、8月的失业人口上升,差不多每年都会发生。

 

同样地,由于小部分毕业生会在8月才进入劳动巿场,所以8月相对5月,同样会是:劳动人口增加、就业人口增加及失业人数增加。

 

表三:8月相对5月的变化 

 

平均劳动人口

平均就业人口

5月至7月

3,879,500

3,637,000

6月至8月

3,888,800

3,640,400

三月移动平均数的增幅

9,300

3,400

 

劳动人口

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

8月相对5月的增幅

27,900

10,200

17,700(注三)

 

比较表二和表三,8月份劳动人口增加已放缓,而就业人口增加更放慢,而失业人口增加便更快。这亦反映了在香港7、8月的疫情相对4、5月的疫情更严峻。

 

综合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见到,虽然7、8月香港的第三波疫情严峻,但相对4、5月疫情较缓和的时段,就业人口仍有增加。7、8月和4、5月的重要分别之一,是4、5月未有保就业计划,而7、8月则已发放保就业计划的工资补贴。这是较为明显反映了保就业的效果之一。不过,由于毕业生在5月至8月进入劳动巿场,亦成为失业人口上升的主要原因。

 

按月上升但按年下降

 

正如上述所分析,这个4月至8月的劳动人口变化现象,在每年同一时段都会有类似情况发生。然而,今年6月至8月的劳动人口,相对2019年的6月至8月的劳动人口却减少了2.1%。于2017年的劳动人口推算,我们估计在2022年至2027年间,平均每年的劳动人口会减少0.6%,亦是我们一直以来担心这个减幅会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担。以过往一年的减幅,已超过上述五年(2022至2027)的预期三年的减幅。虽然劳动人口减少,表面上可以纾减现时失业率的升幅,但长远而言,则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障碍。

 

(以上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920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注一)详情可参阅8月30日的网志

(注二)讲解:

  • 四月至六月的平均数是(四月+五月+六月)/3
  • 五月至七月的平均数是(五月+六月+七月)/3
  • (五月至七月)/3 减 (四月至六月)/3 = 七月/3 减 四月/3,所以
  • 七月减 四月= 3 乘 [(五月至七月平均数) 减 (四月至六月平均数)]

(注三) 由于四舍五入关系,用另一组数字推算,八月相对五月的失业人口增加是17,400人。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