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支援家庭及儿童发展

2018年10月30日

本届政府致力构建一个关爱共融的社会,本年度政府在社会福利的经常开支预算为798亿元,占整个政府经常开支的19.6%。劳工及福利局在加强对儿童及家庭的支援的同时,会继续做好扶贫、安老、助弱等工作,透过不同政策措施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让他们能够得到适切的社会支援。

我们在向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详列了行政长官2018年施政报告及施政纲领中有关社会福利的新措施及持续推行的措施。我会简介当中的新措施。

(一)对儿童及家庭的支援

儿童的成长及发展是本届政府的施政重点之一。政府已于今年6月成立由政务司司长担任主席,并跨政策局和部门的儿童事务委员会,邀请长期关心儿童权益的团体,聚焦处理儿童在成长中面对的问题,并已展开工作。为进一步保障儿童权益和福祉,政府会由2019至20年度起增拨资源,以加强委员会的研究及宣传公众教育工作。与此同时,政府亦会在来年加强针对儿童健康成长发展及支援家庭的措施。

就幼儿照顾服务的长远发展,政府在2016年12月委托香港大学顾问团队进行的「幼儿照顾服务的长远发展研究」快将完成。为争取尽快提升幼儿照顾服务的质素,政府在参考了顾问团队的草拟总结报告后,提出一系列措施,由2019至20年度起分阶段提升幼儿照顾服务以结合照顾与发展。

措施包括:

(1)为幼儿中心服务名额制订合适的规划比率,以应付服务需求及配合现代家庭的幼儿照顾需要;
(2)优化目前幼儿中心内合资格幼儿工作员的人手比例以提升服务质素。初生至两岁以下幼儿的人手比例将由现时的1:8名建议改善为1:6名;而两至三岁以下幼儿的人手比例将由现时的1:14名建议改善为1:11名;
(3)提高幼儿中心服务资助水平,以纾缓家长支付服务费用的经济负担;
(4)加强对社区保姆的训练及增加社区保姆所得的服务奖励金,以优化邻里支援幼儿照顾计划的服务质素;以及
(5)分阶段重整现时的互助幼儿中心,以进一步配合社区内的幼儿照顾需要。

政府亦会加强儿童住宿照顾服务,除继续增加服务名额外,并计划于2020至21年度在新界东另增设四所儿童之家,提供合共30个服务名额及四个紧急/短期照顾服务名额,以加强支援及保护有需要的儿童及家庭。

政府透过奖券基金拨款,在2018至19学年推出为期三年的「在学前单位提供社工服务先导计划」,分阶段为全港700多间资助幼儿中心、幼稚园及幼稚园暨幼儿中心,合共约15万名学前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社工服务,以及早识别及支援有福利需要的学前儿童及其家庭。该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行,第一阶段将在2019年2月开展;而第二及第三阶段分别预计于2019年8月及2020年8月开展。

在课余托管服务方面,非政府机构为6至12岁的儿童提供支援性质的课余托管服务,让那些因父母工作、寻找工作等原因未能在课余时间得到照顾的儿童获得适切照顾。政府现正探讨在合适的福利设施内为三至六岁的幼儿提供课余托管服务,研究预计约于2019年10月完成。

至于对离异家庭的支援方面,政府会继续加强相关服务,以儿童的利益为依归,包括在2019至20年度在全港五个区域各设立一个由非政府机构营办的共享亲职支援中心,专门为离异父母及其子女提供服务。

此外,政府计划在2019年推出为期两年的「为祖父母而设的幼儿照顾训练课程计划」,透过幼儿照顾训练课程向祖父母或准祖父母教授有关照顾幼儿的最新知识和技巧,让他们成为幼儿照顾者,帮助巩固和加强对核心家庭的支援。

另外,鉴于及早介入对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儿童的重要性,政府会于2018至19学年把到校学前康复服务常规化,并于2018年10月把服务名额由现时约3,000个增加至约5,000个,并于2019年10月进一步增加至7,000个。同时,政府会增加到校学前康复服务的专业及支援服务,包括增加跨专业服务团队的言语治疗师及社工的编制,以及设立流动训练中心。此外,政府会通过奖劵基金推行试验计划,为幼稚园或幼稚园暨幼儿中心有特殊需要迹象并正轮候评估的幼儿提供支援。

同时,教育局及社会福利署已于2018至19学年加强学前康复服务营辨机构与小学之间的资料传递机制,让小学在有关儿童入学时了解其特殊需要及在幼稚园接受康复训练后的表现和进度,从而为他们及早规划和提供适切的支援。此外,政府会探讨如何为有特殊需要儿童在升读小一时提供更适切的衔接和支援服务。

为进一步加强对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支援,政府会加强特殊幼儿中心及住宿特殊幼儿中心的社会工作服务,并加强为接受住宿照顾服务的严重残疾幼儿提供的照顾及护理支援。另外,社署将提供心理治疗予有特殊需要的人士(特别是儿童)及其家长。

另一方面,政府会成立研究小组,探讨整合与家庭有关政策的可能性,包括目前分属劳福局和民政事务局的儿童、妇女、长者及家庭事宜。视乎额外人力资源的配合,该研究小组会于2019年初成立,并预计约于2019年中完成相关研究工作。

就支援少数族裔的服务方面,由于少数族裔社群的需要越趋多元化,社署将委托非政府机构于香港、九龙及新界共设立三支聘用少数族裔人士的专责外展队,以外展手法识别并主动接触及协助有需要的少数族裔人士与主流福利服务联系,并会为少数族裔人士提供个案辅导、小组及活动,以切合他们的社会和福利需要。

为加强支援残疾或有特殊需要的少数族裔人士,政府会于部分残疾人士家长/亲属资源中心设立少数族裔专属单位;并会向特殊幼儿中心及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提供资助,加强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少数族裔学前儿童。

此外,政府一直关注新的公共房屋居民的需要。为确保所有新屋邨在入伙时,均有足够及适切的服务,我们会透过社区投资共享基金,主动作出规划,资助建立社区支援网络项目,使新屋邨社区支援计划常规化,以协助新入伙的居民及家庭尽快融入社区。

(二)扶贫

政府的扶贫理念,是鼓励及支援有工作能力的人士通过就业自力更生,并致力提供合理和可持续的社会福利制度。本届政府上任不久后便大幅优化在职家庭津贴,并正式实施高额长者生活津贴。

政府会按上述理念继续善用资源,为弱势社群提供适切到位的支援。就此,为进一步鼓励领取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的健全受助人通过就业自力更生,社署会优化综援计划下的就业支援,透过跨部门及机构协作,为他们提供更聚焦的就业及再培训服务。社署正拟定新计划的执行细节,并预计最快可于2019年第四季推出计划。

(三)安老

政府会继续落实《安老服务计划方案》的各项建议,当中包括推行一系列新措施加强社区照顾及支援服务,以及提升安老院的服务质素。

为了支援长者居家安老,政府会于2019年内在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下增加2,000个服务名额,并于2019至20年度在第二阶段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下额外增加1,000张服务券至总数7,000张。

在院舍照顾服务方面,政府会在未来五年于改善买位计划下增购5,000个甲一级宿位,以增加资助安老宿位的供应,并提升整体私营安老院的服务质素。我们亦会继续透过其他措施增加资助安老宿位,包括兴建合约院舍、善用现有津助院舍的空间、推行长者院舍住宿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等。

此外,因应《安老服务计划方案》的建议,政府会在2018年年底前,重新在《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加入以人口为基础的安老服务规划比率。

另一方面,政府会把长者生活津贴扩展至广东计划及福建计划,向选择到广东或福建定居的合资格长者每月发放现时每月2,600元的普通额或每月3,485元的高额津贴。社署预计最快可于2020年初推行措施及相关利便安排。届时,三层长者社会保障金额(即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和综援)都可在两省领取。

另外,政府会继续推行青年护理服务启航计划,在未来数年额外提供1,200个培训名额,并优化现行计划,务求协助社福界护理行业吸引更多青年人。

(四)助弱

政府已委托康复谘询委员会制定新的《香港康复计划方案》。康谘会已完成制定新方案第一阶段的谘询工作,并正准备在2018年年底进行制定新方案第二阶段的谘询工作。因应第一阶段公众参与活动收集到的公众意见,新方案的范畴会包含残疾人士的各类康复及护理服务(包括社区支援及院舍照顾)的长远规划和相关的宏观课题,及建立残疾友善社区的各个主要领域。同时,政府会继续增加学前康复服务、日间服务及住宿服务的名额,以及透过私营残疾人士院舍买位计划增加受资助宿位的供应。

考虑到不少残疾人士于制定新方案谘询期间表示希望继续在家生活以期尽量延后入住残疾人士院舍的意愿,政府会在新方案完成前,加强对残疾人士及其家庭提供社区支援服务,包括:

(1)增设五间残疾人士地区支援中心及加强康复训练服务,以提升中心的服务容量及质量;
(2)把自闭症人士支援中心由三间增设至五间,并会增加原有中心的人手;
(3)透过新增及调拨现有资源予到户家居照顾服务以加强支援居于社区的残疾人士,并提升到户家居照顾服务的交通支援;及
(4)为残疾人士地区支援中心、严重残疾人士家居照顾服务及严重肢体伤残人士综合支援服务增加言语治疗服务,并将言语治疗服务扩展至盲人护理安老院、长期护理院及辅助宿舍。

在提升社区╱生活环境的通达性方面,政府会参考海外城市的标准及最佳做法,检视香港社区/生活环境的畅道通行情况,并就现时的无障碍设施进行实地视察并谘询持份者的意见,以制定策略及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社区╱生活环境的通达性,让残疾人士可以独立自主地生活。

另外,其他支援残疾人士的新措施包括:

(1)把综合社区中心的服务对象扩展至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中学生;
(2)检视正接受展能中心暨严重弱智人士宿舍及庇护工场/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暨中度弱智人士宿舍服务的老龄化服务使用者的训练及照顾需要,以探讨发展新服务模式的需要及可行性;
(3)探讨为庇护工场发展新服务模式及建立职业康复训练阶梯的可行性;及
(4)在医院管理局医院增加医务社工,以配合医管局的新措施。

(五)社会福利规划

就社会福利规划的工作,政府继续就未来各项社会福利服务发展计划作出检讨及更新,包括:

(1)跟进《安老服务计划方案》的建议,如定时检视方案的进展,重新在《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加入以人口为基础的安老服务规划比率,并适时更新有关规划比率等;
(2)继续进行检讨《香港康复计划方案》的工作;及
(3)为幼儿中心服务名额制订合适的规划比率,编入《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

在满足日后社会福利服务发展需要,我们继续透过多管齐下的方式增加有殷切需求的福利设施,当中包括推出新一期的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别计划,为参加计划的非政府机构提供适切协助,利便其规划或发展过程,使有关机构可就其拥有的土地申请扩建、重建或发展,以增加有殷切需求的福利设施,特别是增加安老、康复和儿童福利服务名额。

我们亦会支持非政府机构在特别计划的建议项目内发展非牟利长者住屋计划,目的是鼓励它们提升其用地的发展潜力、为居住环境不理想或正居于/轮候公屋,或有特别社会需要的长者,提供适切、可负担的住屋。

总结

我和我的同事会小心聆听各委员的宝贵意见。多谢主席。

 

(以上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10月30日提交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政策简报会介绍福利政策范畴的书面发言稿全文)


回到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