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无障碍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立儿童平等的玩乐权利,本港致力保障儿童福祉,即使他们身体状况不同、能力有异,也同样可在游乐场中畅快玩乐,不受障碍。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建筑署在屯门兴建全港首个共融游乐场,宣扬平等信息。项目预计今年第四季启用,设计过程中吸纳儿童意见,加入不同的感官体验,饶富趣味。
宣扬平等 刺激感官
该共融游乐场位于屯门公园,分南北两区,共设七个游玩主题区。北面园区以荷花为主题,分「光影荷花」、「山丘地带」、「音乐感官」三区,设有玩水区、小山丘区、弹床,以及可玩敲击乐器的音乐区域等。
南面园区则以攀爬为主题,内有「爬虫乐园」、「猎蛋乐园」、「旋转地带」、「感官地带」四区,设计灵感来自屯门公园爬虫馆,鼓励儿童与大自然互动。残疾及健全儿童可按个人能力,一试各类攀爬架、滑梯、触感活动组件等。
公园强调共融,设计融入早前共融游乐空间设计概念比赛优胜作品的概念,别出心裁。该比赛由智乐儿童游乐协会、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及香港园境师学会合办,并获康文署、建筑署、屯门区议会支持。
无障设施 便利儿童
建筑署园境师陈隽浩是游乐场设计者之一,在他眼中,能力不同的儿童可获相同的游乐体验,才称得上共融。
「我们的重点,不仅是为残疾人士提供适合的设施,而是让他们玩乐时享有同等的机会,例如坐轮椅的儿童也可在斜道上感受高低坡度,一般儿童可攀爬绳网,各适其适,找到挑战所在。」
游乐场滑梯设计尤具匠心,智乐儿童游乐协会游乐环境发展主任赵汝薇指出,场内特设不锈钢滑梯,这有别于传统胶滑梯,滑动时不会产生静电,戴着人工耳蜗的儿童也可安心使用。
另一款滚筒式滑梯,则特别适合坐轮椅的儿童,让他们也能体验个中乐趣。
秋千区设有三款特色秋千,其中摇篮式、亲子式秋千适合儿童跟父母或朋友共享,促进交流,而配备安全带的座椅型秋千则适合行动不便的儿童。
场内并设小隧道和矮墙,让自闭症儿童熟习环境;弹床设施则伤健皆宜。
此外,游乐场引进崭新设施,为儿童带来视觉、听觉、嗅觉等刺激。园境师精选植物以作配合,例如芬芳的含笑、落叶的枫香、会动的含羞草等,引发儿童兴趣,拉近他们与大自然的距离。
吸纳意见 集思广益
为了吸纳儿童用家的意见,设计团队到访屯门区仁爱堂田家炳中学和匡智屯门晨辉学校,与智乐儿童游乐协会「小小游乐场专员培育计划」参加者会面。
仁爱堂田家炳中学学生马炜筠是提供意见的参加者之一,其设计获应用于蜥蜴触感墙中。
「我选用了蜥蜴,还有树叶,模仿栖息地原貌。自己能参与公园设计,份外高兴,没想过构思真给采用了。」
匡智屯门晨辉学校学生李永青则以蛇眼为意念,协助设计触感墙。
「很多动物的眼睛都是不同的,蛇的眼睛很小,很少人会留意。我在屯门长大,从小来这儿玩耍,触感墙用了我的设计元素,挺开心的。」
建筑署园境师丛培淳表示,参加者的回馈也广泛应用于场内地面图案,例如玩水区内的大型荷花、青蛙、鳄鱼等,令游乐场生色不少。
「这些地面图案也把不同故事串起,例如青蛙的成长历程,以至遇上鳄鱼,受到生命威胁。鳄鱼图案设计采纳跳飞机元素,儿童可在鳄鱼背上往来跳跃。」
共融游乐场预计今年第四季开放,智乐儿童游乐协会游乐环境顾问袁汉昌寄以厚望。游乐场在设计过程中吸纳用家意见,不断改进,他认为,此举可为日后设计公园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