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香港国际金融及集资中心赖以成功的关键,是透过稳健而活跃的市场系统,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当创新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消费及沟通模式,也改变了企业营运与发展路径,香港的金融市场框架亦有必要作相应调整,以切合企业及投资者的需要,并强化市场作为资金融通的功能。基于这些观察和考虑,特区政府认为本港应容许同股不同权架构的企业在港上市集资。
与千禧年的科网热潮相比,这次科技变革的内容更深、涉及的范畴更广,对许多传统行业带来颠覆性冲击,正在实质改变经济结构与消费行为。新经济行业在环球金融巿场占比亦日趋重要,现时全球十大巿值企业中,不少也是科网企业,包括苹果公司、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亚马逊、Facebook、腾讯及阿里巴巴等。
反观香港,我们的市场目前仍以传统业务的企业为主,金融及地产行业占了本港股市市值约44%。即使个别科网企业占港股市值逾一成,但不少增长最快速的行业,在香港股市中的占比明显偏低,例如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以及网络软件与服务等企业,在香港股市总市值中占比均只有约1%。若单计过去十年在港挂牌的新经济行业公司,市值仅占港股总市值的3%,远低于纳斯达克及纽约证券交易所分别59%及44%的占比。若然一些全球高增长行业大多缺席于本港的金融巿场,一定会削弱香港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与不少初创企业交流时,我观察到这些新经济企业有别于地产或银行等传统企业,它们主要透过技术及创新,以新模式开拓业务空间,其创意和智识型资产(creativity and intellectual assets)远比实质资产(Real Assets)重要。由于其冒起时间往往远快过传统企业,故初期均须借助多轮天使或风险投资基金的融资,才能将意念转化成服务或产品,并迅速开拓市场,这难免令创办者的股权被摊薄。
这些企业要大规模发展,抢占市场的领导地位,向公众集资是无可避免,但它们成功的关键却系于创办者的创意、超前的洞见和对不断向前突破的热切追求。这些企业希望有足够资金发展的同时,创办者仍可保留对企业发展策略方向的主导权,故倾向以同股不同权架构上市。Alphabet及Facebook等企业便是以这模式在美国上巿,而加拿大、瑞士和丹麦等市场亦接纳不同股权架构。
事实上,对部分投资者而言,这些企业增长可以惊人,它们创办人的创意、视野和愿景往往成为企业最吸引和最有价值的卖点,部份投资者希望市场可以容许它们上市以作为其投资选项之一。但同股不同权的股权结构确实会衍生如何有效保障小投资者权益的问题,同时这类新经济企业可能面对更大的经营风险。所以,关键是上市时能披露充分资讯,及上市后亦有一套合适的保护投资者的措施,让投资者作知情的选择。
上周二,金融领导委员会经过深入讨论后,认同我们的建议,即一方面要确保本港在国际金融市场保持优势、提升未来的发展潜力,同时要做好对小投资者的保障。此外,无须另外设立创新板,只须透过在主板《上巿规则》以专章形式处理,便可容许一些新兴及创新企业在主板上市;而同股不同权企业在港公开招股或以第二上市地位方式挂牌,其基本准入门槛应该一致,避免出现「监管套戥」。
我认为,本港金融市场与时并进发展,和确保市场质素,两者可以相辅相成,这也是香港未来的成功关键。在有效保障投资者方面,海外市场应对方法不一,本港宜按自身市场的状况与特征,选择最适切的模式。港交所将于本月公布早前谘询的结果及交待未来发展路向,并将于明年首季联同证监会就修订《上市规则》提出具体建议并谘询市场。我希望市场各持份者多提出宝贵意见,一起为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努力。
在此顺带一提,我昨天已开始和各界朋友会见,了解他们对下年度财政预算案的意见。公众谘询明天亦会展开。我希望大家踊跃发表意见,让我们可以为社会编制一份更适切的预算案。
(以上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2月3日在其网志发表的文章)